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原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胰岛素抵抗加重、应激因素、饮食因素等引发,1型糖尿病因自身免疫攻击胰岛β细胞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易引发,2型糖尿病在应激、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内分泌疾病等情况时易出现,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因素可刺激机体释放应激激素致代谢紊乱,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当、高脂肪饮食等饮食因素也会影响糖脂代谢引发该病症
一、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
1.1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例如,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个体更容易发生自身免疫反应攻击胰岛细胞,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由于胰岛素绝对不足,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从而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成年后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因各种诱因导致病情加重时出现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情况,进而引发酮症酸中毒。
2.2型糖尿病患者:
在某些应激状态下,如严重感染、大手术等,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同时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当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就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比如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胰岛素作用受到影响,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酮体堆积。
二、胰岛素抵抗加重
1.生活方式因素:
肥胖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情况,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过多的脂肪堆积在体内,尤其是内脏脂肪,会释放一些炎症因子等,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及后续信号传导过程。例如,有研究表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使胰岛素作用减弱,血糖不能被有效摄取利用,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增多。
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高热量饮食导致血糖波动大,胰腺长期高负荷分泌胰岛素,逐渐出现胰岛素抵抗;缺乏运动使机体代谢率降低,脂肪更容易堆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2.疾病相关因素:
一些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从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库欣综合征患者,体内过多的皮质醇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引发酮症酸中毒。
三、应激因素
1.感染:
细菌、病毒等感染是常见的应激诱因。例如肺部感染,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刺激机体释放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快,酮体生成增加。在儿童中,呼吸道感染等较为常见,若糖尿病患儿发生严重感染且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能成为诱因,感染引起的发热等应激反应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导致酮症酸中毒发生。
2.手术:
大手术属于强烈的应激事件。手术创伤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大量应激激素,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同时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禁食等情况也会影响糖的摄入和代谢。例如,糖尿病患者进行腹部大手术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胰岛素抵抗增强,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进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创伤:
严重的创伤,如车祸导致的身体多处创伤,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创伤释放的炎症介质等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过多,当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就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即使是较小的创伤,若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诱发该病症。
四、饮食因素
1.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当:
糖尿病患者如果突然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机体不能适应,会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例如,一些患者盲目节食,大量减少主食摄入,身体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供能,就会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突然变化更易影响糖代谢平衡。
过量摄入高糖食物也会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食用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品,血糖会急剧升高,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进而导致脂肪代谢紊乱,酮体生成增多,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2.高脂肪饮食:
长期高脂肪饮食会使患者体内脂肪堆积,加重胰岛素抵抗。同时,高脂肪饮食会使脂肪分解增加,产生过多酮体。有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的糖尿病患者体内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促进酮体生成,当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