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表现
糖尿病会引发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影响视力,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特点;糖尿病肾病早期为微量白蛋白尿,妊娠和老年患者情况特殊。大血管并发症里,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有相关症状,女性绝经后和老年患者风险及表现有特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相应症状,老年患者发生率高且病情严重。神经并发症中,周围神经病变有手足麻木等表现,儿童和老年患者情况不同;自主神经病变涉及多系统,妊娠和老年患者有相应特点
一、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症状表现: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病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相关,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血管,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功能。例如,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2.特殊人群情况:儿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较早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且病情进展可能更隐匿,应更加密切监测。
(二)糖尿病肾病
1.症状表现:早期可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此时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尿蛋白量逐渐增多,可出现水肿,多从眼睑、下肢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还可能出现高血压等表现。其发生与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因素有关,高血糖会损伤肾脏肾小球的滤过膜等结构,导致蛋白尿等情况。研究显示,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特殊人群情况:妊娠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也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相关表现,妊娠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需要在孕期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肾脏功能有所减退,发生糖尿病肾病时病情可能进展更快,需要更谨慎地管理血糖、血压等指标。
二、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一)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1.症状表现: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患者可能感到胸痛、胸闷,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等。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例如,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有的仅表现为胸闷、乏力等,容易被忽视。
2.特殊人群情况:女性糖尿病患者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且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加强心血管方面的监测,如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1.症状表现:早期可出现下肢发凉、麻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下肢皮肤溃疡、坏疽等。这是由于糖尿病导致下肢血管狭窄、闭塞,影响下肢的血液供应。研究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导致下肢截肢的重要原因。
2.特殊人群情况: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且病情相对严重,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老化,高血糖进一步加重了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患者中,老年人群占比较大,需要特别注意足部的护理,避免受伤,一旦出现足部问题要及时就医。
三、糖尿病神经并发症
(一)周围神经病变
1.症状表现:常表现为手足部对称性的麻木、刺痛、烧灼感,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减退,对温度、疼痛等刺激不敏感。其发生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受损有关,高血糖会影响神经细胞的代谢等。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脚踩在棉花上一样,对温度的感知也出现异常,容易烫伤等。
2.特殊人群情况:儿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对较少见,但如果血糖控制极差,也可能出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高,且症状可能更明显,由于老年患者本身神经功能有所衰退,高血糖的损伤作用更易显现,需要注意避免足部受伤等情况。
(二)自主神经病变
1.症状表现:可涉及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可出现胃排空延迟、腹泻与便秘交替;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泌尿系统可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是因为高血糖影响了自主神经的功能,导致其调节功能紊乱。
2.特殊人群情况: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可能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表现,妊娠期间的代谢变化可能对自主神经有一定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表现可能更复杂,因为其身体各系统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需要综合管理相关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