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相关神经病变有感觉异常(包括麻木、疼痛、感觉过敏)、运动障碍(肌力减退、腱反射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表现(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异常),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及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病史血糖控制不佳者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需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治神经病变。
一、感觉异常
1.麻木感:患者常出现手足部对称性麻木,如同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一般,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的表现。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纤维,影响神经的感觉传导功能,从而导致手足部神经末梢感知异常,出现麻木症状,这种麻木感在夜间或安静时往往更为明显。对于有糖尿病病史且出现手足麻木的患者,需警惕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
2.疼痛:包括刺痛、灼痛等。刺痛多为闪电样、短暂而尖锐的疼痛,灼痛则是一种持续的、像被灼烧般的疼痛。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纤维发生变性、脱髓鞘等改变,神经敏感性增高,容易产生异常的疼痛感觉。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疼痛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睡眠、日常活动等都受到干扰。
3.感觉过敏:对正常强度的刺激感觉过于强烈,比如轻微的触碰、衣物的摩擦等都会让患者感觉难以忍受。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导致神经传导通路异常,使得神经对刺激的感知阈值降低,放大了外界刺激的感觉。例如,患者可能会觉得原本轻柔的风吹过皮肤都像有尖锐物体划过一样难受。
二、运动障碍
1.肌力减退: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手足部肌肉力量下降的情况。由于神经病变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使得肌肉无法得到正常的神经冲动来维持正常的收缩功能,进而导致肌力减退。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拿东西的力气变小,行走时腿部力量不足等。长期的肌力减退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运动功能的障碍。
2.腱反射异常: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可能会减弱或消失。正常情况下,神经传导能够引发腱反射的正常反应,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神经传导受损,腱反射的传入和传出通路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腱反射异常。通过检查腱反射可以辅助医生判断神经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例如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于下肢神经受累较明显的患者。
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表现
1.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即在安静状态下心率超过正常范围(通常超过100次/分钟)。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心脏的神经调节,导致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平衡失调。另外,还可能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症状。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不能及时调节血压以适应体位的变化。
2.消化系统:可能出现胃排空延迟,表现为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自主神经病变干扰了胃肠道的神经支配,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功能受到影响。还有可能出现便秘或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便秘是因为肠道蠕动减慢,而腹泻则可能与肠道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失调有关。
3.泌尿生殖系统: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阴茎的血管和神经调节,导致阴茎勃起功能受到损害。女性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等。尿失禁是因为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调节失衡,尿潴留则是由于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等原因导致尿液不能正常排出。
四、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1.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与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有关。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病变可能会影响其肢体的正常发育和运动功能。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早期发现神经病变并及时干预,以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2.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老年患者对疼痛等感觉异常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容易延误病情。在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时,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其手足部的感觉、运动情况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相关表现,加强血糖管理的同时,注意预防因神经病变导致的跌倒、感染等并发症。
3.女性糖尿病患者: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间如果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会对妊娠过程和胎儿产生影响。妊娠期间血糖波动较大,可能加重神经病变,同时神经病变也可能增加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女性患者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密切监测神经功能状态,在妊娠期和产后都要加强对神经病变的关注和管理。
4.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神经的血液供应,酗酒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缺乏运动则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和神经功能的维持。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劝导其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以配合血糖控制和神经病变的防治。
5.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长期高血糖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病史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越高且病情往往越严重。这类患者需要强化血糖管理,严格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同时定期进行神经病变相关的检查和评估,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神经病变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