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非药物治疗有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调节;药物治疗常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需个体化选择;特殊人群如老年、妊娠期、儿童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各有治疗注意事项。
一、非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采用DASH饮食模式(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增加水果、蔬菜、低脂乳制品的摄入,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研究表明,钠盐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钠盐摄入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低钠盐摄入地区。同时要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应维持在18.5~23.9kg/m2。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释放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影响血压调节。
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等多种机制降低血压。例如,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规律运动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明显低于不运动或运动较少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可分别降低数毫米汞柱。对于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运动强度和方式需适当调整,如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应严格戒烟。男性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2.心理调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血压。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心态平和,可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对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心理干预,如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治疗。不同年龄和性格的人群心理调节方式可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患者可能更适合通过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而老年患者可能更倾向于传统的养生方式来调节心理状态。
二、药物治疗
1.常用药物类别
利尿剂:通过促进排尿,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如氢氯噻嗪等。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等。但使用时需注意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如低血钾等,对于有低钾血症风险的人群,如长期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等患者需谨慎使用。
钙通道阻滞剂(CCB):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通道,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如氨氯地平等。其降压效果平稳,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多种类型高血压患者,包括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等。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一般无特殊年龄禁忌,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头痛、踝部水肿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如卡托普利等。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等的高血压患者,但高钾血症、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钾和肾功能。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发挥降压作用,如氯沙坦等。作用与ACEI相似,但不良反应较少,不易引起干咳等不良反应,禁忌证与ACEI类似。在特殊人群中,如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禁用ARB类药物。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来降低血压,如美托洛尔等。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伴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等,但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对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
2.药物选择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药物选择,如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可优先选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优先考虑ACEI或ARB类药物,因其对糖代谢影响较小且可保护肾功能;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选用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等。
三、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注意事项
1.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等。例如,某些利尿剂可能导致老年患者电解质紊乱和认知功能下降,使用时需谨慎。
2.妊娠期高血压:治疗应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非药物治疗是基础,如生活方式调整等。药物选择需特别谨慎,常用的安全药物有甲基多巴等,应避免使用ACEI、ARB等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儿童高血压:儿童高血压多为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有肾脏疾病等。治疗首先需明确病因,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如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等。药物治疗需谨慎,应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等,且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需更加严格控制血糖,药物选择上优先考虑对糖代谢影响小的ACEI或ARB类药物,同时注意监测血糖、血钾等指标,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对患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