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怔仲是什么意思
心悸怔忡是中医术语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等症状,西医中多种心血管及其他系统疾病可致类似表现。其常见表现有心跳异常感及伴随症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诊断需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有心电图、血液、超声心动图等。即:心悸怔忡是中医症状,西医多种疾病可致类似表现,有常见表现与影响因素,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血液、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
一、心悸怔忡的定义
心悸怔忡是中医术语,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在西医中,类似症状可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过程中。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常与心脏的节律、频率、收缩力等异常相关,也可能是身体其他系统功能紊乱影响心脏所致。
(一)从中医角度的阐释
中医认为,心悸怔忡的发生与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例如,素体气血不足,或久病失养,导致心失所养;过食辛辣肥甘、嗜酒过度,损伤脾胃,滋生痰浊,痰浊上扰心神而发心悸;长期忧思恼怒,情志不遂,导致气滞血瘀,心脉不畅引发心悸怔忡。
(二)从西医角度的关联
在西医范畴,很多情况可引起类似心悸怔忡的表现。比如心律失常,像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心房颤动等,心脏的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的节律或频率改变,患者会感觉心悸;心脏瓣膜病,瓣膜的病变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动力学,也可能引发心悸症状;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也常出现心悸、心慌等类似心悸怔忡的表现;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要加快搏动来满足机体的氧需求,也会出现心悸的症状。
二、心悸怔忡的常见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常见表现
1.心跳异常感:患者可感觉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有的表现为心跳有力、心慌感明显。例如,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悸,可能会有心跳突然加快至每分钟一百多次,然后又突然恢复正常的情况,患者能明显感觉到这种心跳的异常变化。
2.伴随症状:可能伴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是因为贫血引起的心悸怔忡,除了心悸外,还会有面色苍白、口唇淡白等贫血的表现;若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还可能伴有多汗、手抖、消瘦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相关症状。
(二)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导致心悸怔忡,比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的患儿,从幼儿时期就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等类似表现;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更容易出现心悸怔忡的情况,且老年人可能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变化相对复杂。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中可能有所体现。例如,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悸怔忡的发生率相对有所增加。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心悸。比如一些经常加班熬夜的人群,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心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可能出现心悸的症状;大量吸烟、酗酒也会对心脏造成损害,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刺激心脏,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酒精会加重心脏负担,长期大量饮酒的人更容易出现心悸怔忡相关表现;过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当也可能导致心脏一时的负担过重,引发心悸。
4.病史因素: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如既往有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病史,发生心悸怔忡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原有心脏疾病会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更容易出现心跳的紊乱等情况;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影响,也容易再次出现心悸怔忡的表现。
三、心悸怔忡的诊断相关要点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心悸怔忡发作的情况,包括发作的频率、诱因(如是否在活动后、情绪激动时发作等)、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例如,询问患者心悸是偶尔发作还是频繁发作,每次发作前是否有明显的诱因,像生气、劳累等,发作持续几分钟还是更长时间,以及通过休息、服用药物等方式能否缓解等。同时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相关病史。
(二)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心脏方面,包括心率、心律、心音等情况。可以通过听诊器听取心脏的节律是否规则,心音是否正常等。例如,听诊发现心律不齐,可能提示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触摸脉搏,了解脉搏的频率、节律等情况,脉搏的异常往往与心脏的情况相关。
(三)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悸怔忡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情况,帮助发现心律失常等问题。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有可能捕捉到发作时的心电图异常,从而明确是否存在心律失常以及心律失常的类型。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对于捕捉间歇性发作的心悸相关心律失常有很大帮助。
2.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血常规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贫血情况;甲状腺功能检查能判断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导致心悸的内分泌因素;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对于因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悸怔忡有诊断意义。
3.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情况,了解心脏各房室的大小、心肌的厚度、瓣膜的活动等情况,有助于发现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心悸相关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