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指成人窦性心律频率超100次/分钟,正常为60-100次/分钟,年龄、性别等会影响心率。其常见原因有生理性(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浓茶)和病理性(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全身性疾病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靠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治疗分针对病因(生理性的休息平复等,病理性的针对相应疾病治疗)和对症(症状明显时用β受体阻滞剂等,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一、窦性心动过速的定义与正常范围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钟。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为60-100次/分钟,当超过100次/分钟时即为窦性心动过速。年龄因素会影响正常心率范围,儿童的心率通常比成人快,新生儿心率可在120-16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正常范围;不同性别在基础状态下心率差异不大,但在一些生理活动或病理状态下可能有不同表现,比如运动后男性和女性心率都会增快,但一般不超过正常的窦性心动过速界定范围太多;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运动锻炼的人群基础心率可能相对较慢,而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基础心率可能更易接近窦性心动过速的临界值;有基础心脏疾病史的人群,其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可能更频繁且需更谨慎对待。
二、窦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原因
1.运动: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机体需氧量增加,心脏会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是生理性的,一般在运动停止后可逐渐恢复正常。例如进行长跑、快速游泳等运动后,心率会明显增快,但通常在休息片刻后就能回落。
2.情绪激动: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强烈情绪状态时,体内会分泌如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脏,导致心率加快,从而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比如在面临重要考试、参加激烈的比赛等情境时,很多人会出现心率增快的情况。
3.饮酒、喝咖啡或浓茶:酒精、咖啡因等物质具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会使心跳加快。适量饮酒后可能出现心率轻度增快,大量喝咖啡或浓茶后,由于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刺激,心率增快会更明显。
(二)病理性原因
1.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机体为了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会通过加快心率来代偿,从而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研究表明,很多心力衰竭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窦性心动过速,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但长期的窦性心动过速又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身体会启动应激反应,导致心率加快,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例如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缺氧刺激心脏传导系统,引起心率增快。
2.全身性疾病
发热:体温每升高1℃,心率大约会增加10-15次/分钟。这是因为发热时机体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满足代谢需求。比如各种感染引起的发热,都会伴随心率的增快。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能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心率加快,导致窦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发现,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窦性心动过速的表现,且心率增快的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三、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方法
(一)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窦性心动过速的重要依据。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P波形态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在0.12-0.20秒之间;心率超过100次/分钟。通过心电图可以明确心率情况以及P波的形态、节律等,从而准确诊断窦性心动过速。
(二)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
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变化,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捕捉到的短暂性窦性心动过速发作情况。对于一些间歇性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它可以了解窦性心动过速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与患者活动、症状之间的关系等。
四、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1.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处理
对于因运动、情绪激动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一般只需让患者休息,平复情绪,心率通常可自行恢复正常。例如剧烈运动后,让患者坐下或躺下休息,通过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率会逐渐回落。对于因饮酒、喝咖啡或浓茶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建议患者停止饮用相关饮品,一般在数小时内心率可恢复正常。
2.病理性原因引起的治疗
心血管疾病相关:如果是心力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需要针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如使用改善心力衰竭的药物等,随着心力衰竭病情的改善,窦性心动过速也可能会得到缓解。对于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如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等,心肌缺血改善后,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减轻。
全身性疾病相关:对于发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体温。当体温下降后,心率通常会恢复正常。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需要进行抗甲状腺治疗,如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等,随着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的控制,窦性心动过速也会逐渐改善。
(二)对症治疗
当窦性心动过速引起明显症状,如心悸、胸闷等时,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来减慢心率,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对于无禁忌证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在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来控制心率,但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过在儿科患者中,要尤其谨慎使用此类药物,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代谢和反应可能有差异,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安抚情绪、调整休息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使用药物时更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因为老年人的脏器功能相对减退,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