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和支气管炎的区别
过敏性哮喘与支气管炎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过敏性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与过敏原免疫反应相关,有发作性喘息等症状,过敏原检测、肺功能等检查有相应特点,治疗需避免过敏原及药物等;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由感染等引起,有咳嗽等症状,检查及治疗有不同侧重,儿童和老年人在两者上也有各自需注意的特殊情况。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过敏性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等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就会引发气道的超敏反应,导致气道痉挛、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等,从而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有遗传易感性,婴幼儿期发病较多见,与过敏体质、环境中的变应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接触密切相关。
2.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是由于感染(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理化因素刺激(如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等)、过敏等因素引起,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病毒感染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较为多见,细菌感染多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发病年龄无明显特定偏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老年人、儿童等免疫力相对低下人群更易患病。
二、临床表现差异
1.症状特点
过敏性哮喘: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发作前多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较为常见,症状具有反复发作性和季节性特点,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气道重构,出现不可逆的气道狭窄。
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开始为干咳,以后可出现咳痰,可为白色黏液痰或脓性痰,一般无喘息症状,合并支气管痉挛时可出现喘息,咳嗽一般持续2-3周,若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低热、乏力等,急性发作期可有咳嗽加剧、咳痰增多等表现。
2.体征表现
过敏性哮喘: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缓解期可无明显体征,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奇脉等,长期发作的患者可能出现桶状胸等胸廓改变。
支气管炎:早期可无明显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啰音的部位不固定,可变部位。
三、辅助检查区别
1.过敏原检测
过敏性哮喘: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可明确患者的过敏原,有助于避免接触过敏原进行预防和治疗,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常见过敏原刺入皮肤表层,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IgE的水平来确定过敏原。
支气管炎:一般不进行过敏原检测,除非考虑有过敏因素参与的支气管炎,才会进行相关检查,但不是常规项目,其检查重点在于感染相关指标等。
2.肺功能检查
过敏性哮喘:发作期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降低,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通过连续监测肺功能可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支气管炎:早期肺功能可无明显异常,急性发作期若合并支气管痉挛等可能出现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但一般不如过敏性哮喘明显,病情缓解后肺功能多可恢复正常。
3.影像学检查
过敏性哮喘:胸部X线检查在发作期可无明显异常,缓解期也可正常,部分患者可见肺纹理增多,长期反复发作并发肺气肿时可见肺透明度增加、肋间隙增宽等表现;胸部CT检查对于明确是否存在气道重塑等情况有一定帮助。
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胸部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等表现,合并肺部感染时可见肺部炎性浸润阴影。
四、治疗原则不同
1.过敏性哮喘: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预防发作、维持正常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糖皮质激素(如吸入用布地奈德等)、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茶碱类药物等,对于严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免疫治疗适用于明确过敏原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2.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主要是控制感染,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同时给予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常用药物有氨溴索、氨茶碱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长期预防感染、戒烟、加强肺功能锻炼等,以延缓病情进展。
五、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
过敏性哮喘:儿童过敏性哮喘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常见儿童过敏原,如某些食物(牛奶、鸡蛋、海鲜等)、尘螨等,在治疗上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如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的儿童专用剂型,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哮喘可能影响其肺功能发育,家长要做好日常护理和病情监测。
支气管炎:儿童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对于有咳嗽咳痰的儿童,要帮助其排痰,可采用拍背等方法,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呼吸等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2.老年人
过敏性哮喘:老年过敏性哮喘患者要注意环境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如寒冷空气、刺激性气味等,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引起心悸等不良反应,要谨慎使用,同时要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支气管炎:老年支气管炎患者多有长期吸烟史,要严格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气道炎症,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要注意呼吸功能的维护,长期家庭氧疗可能对部分患者有益,在感染期要积极控制感染,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但要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剂量要适当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