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正常成年人参考值一般为(100300)×10?/L。其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血表现(如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和内脏出血表现(如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颅内出血等)。不同人群血小板减少症状有特点,儿童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要避免剧烈运动等;老年人易有内脏出血风险,表现不典型,需注意休息等;女性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月经不调等有关,月经期间易出现月经量增多等,妊娠时也可能出现相关情况,需分别注意相应护理及事项,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血小板减少的定义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过程。当外周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就称为血小板减少。正常成年人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一般在(100300)×10?/L,不同检测机构因检测方法等因素可能略有差异。

二、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症状

(一)皮肤黏膜出血表现

1.瘀点

是血小板减少较常见的皮肤表现,多为针尖大小的紫红色斑点,通常直径不超过2毫米。这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无法有效发挥止血作用,导致微小血管破裂出血后在皮肤表面形成。在儿童中,若存在血小板减少情况,由于皮肤相对娇嫩,更容易出现瘀点,且可能与儿童活动相对较多,皮肤碰撞等机会较多有关;对于女性,若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导致血小板减少,瘀点的出现可能在月经期间因凝血功能相对较弱而更易显现。

2.瘀斑

面积相对瘀点较大,直径一般在35毫米以上,呈紫红色或暗红色的斑块。它是由多个瘀点融合而成,也是血小板减少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后逐渐聚集形成的。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在出现血小板减少时,瘀斑可能更容易发生且消退相对较慢,因为血管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而血小板数量减少影响了止血和修复过程。

3.鼻出血

血小板减少时,鼻腔黏膜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儿童鼻出血相对常见,可能与儿童鼻腔黏膜较脆弱以及活泼好动、容易碰撞鼻腔等因素有关;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本身血管压力较高,若合并血小板减少,鼻出血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血管破裂后由于血小板减少无法有效止血。

4.牙龈出血

刷牙或进食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在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时,牙龈本身存在一定的炎症基础,若血小板减少,就更容易发生出血。老年人若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同时合并血小板减少,牙龈出血会更加频繁和不易止住,因为牙周炎导致牙龈组织脆弱,血小板减少又影响了止血功能。

(二)内脏出血表现

1.消化道出血

轻度的消化道出血可能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通过大便隐血试验可检测出异常;较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可出现黑便,大便呈柏油样,这是因为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的作用后形成。对于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若合并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因为胃溃疡本身就容易导致胃黏膜破损出血,而血小板减少无法正常止血,使得出血不易停止,可能导致出血程度加重,甚至出现呕血等更严重的情况。

2.泌尿系统出血

可表现为血尿,尿液中可见红细胞增多。对于患有肾小球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若同时存在血小板减少,肾脏内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从而出现血尿症状。老年人本身肾脏功能有所减退,若合并血小板减少出现泌尿系统出血,恢复相对较慢,因为肾脏的修复能力和整体代谢功能在老年人群中有所下降,而血小板减少影响了止血过程。

3.颅内出血

这是血小板减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颅内出血起病急,病情凶险,儿童若发生颅内出血,可能会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尚在发育中,对颅内出血的耐受性较差;对于有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时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极高,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压力增大,血管畸形本身就存在血管脆弱易破裂的情况,血小板减少又无法有效止血,极易引发颅内出血。

三、不同人群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特点

(一)儿童

1.病因特点及症状表现

儿童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儿童可能因病毒感染等诱因导致发病,除了上述皮肤黏膜出血表现外,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可能更容易出现磕碰后皮肤瘀斑等情况。例如,在玩耍过程中碰撞后,皮肤瘀斑出现的概率比成年人更高,且可能由于儿童对自身症状的表达相对不清晰,家长需要更加密切观察其皮肤、鼻腔、牙龈等部位的出血情况。

2.特殊护理及注意事项

儿童血小板减少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磕碰受伤,因为儿童好动,磕碰后容易导致出血加重。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引起破损出血。在饮食方面,要给予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血管通透性,但要注意避免过硬、过烫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导致牙龈出血等情况加重。

(二)老年人

1.病因特点及症状表现

老年人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等。老年人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内脏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有所衰退,血管壁弹性下降等。例如,消化道出血时可能表现不典型,有的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乏力、贫血等非特异性症状,而不易被及时发现为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引起的贫血。

2.特殊护理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血小板减少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因为劳累可能加重身体的耗氧等情况,而血小板减少时身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身的基础疾病和正在服用的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加重病情。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密切关注出血症状的变化。

(三)女性

1.病因特点及症状表现

女性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月经不调等因素有关。在月经期间,女性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这是因为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出血,而血小板减少无法正常止血,使得月经量比正常情况增多。同时,女性在妊娠期间也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称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出现皮肤瘀点、鼻出血等一般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且妊娠期间的血小板减少需要特别关注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2.特殊护理及注意事项

女性血小板减少若与月经不调相关,要注意在月经期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月经的正常周期和出血量。对于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女性,要定期进行产检,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和胎儿的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孕期的保健和治疗,确保母婴安全。

总之,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因个体差异以及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当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了解疾病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怎么治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就是让病人卧床,注意休息,不要吃过硬的东西,同时应用止血的药物治疗,如果有严重的出血时还要输注血小板治疗。 对症治疗常用的方法是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因为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刺激血小板向外周血释放。常用的药物有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输注血小板治疗等。 1、一般治疗:患者发病期间要注意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病情。每天可增加饮食营养,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2、药物治疗: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加曲班、重组水蛭素、比伐芦定等。 3、输注血小板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怎么回事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感染、免疫因素、肝脾因素、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 1.感染 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可触发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进而诱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2.免疫因素 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表面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 3.肝脾
满46岁不建议打HPV疫苗的原因是什么
刘晨 副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三级
满46岁不建议打HPV疫苗的原因主要有免疫反应减弱、接种效果有限、存在健康风险等。 1、免疫反应减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会逐渐减弱,导致对疫苗的免疫反应降低。满46岁的人群接种HPV疫苗后,免疫反应可能会不足以产生有效的保护效果。 2、接种效果有限 根据现有研究,对于已经感染过HPV
做阴道镜活检后出血几天
吕讷男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三甲
做阴道镜活检后一般会出血1-7天。 如果患者的阴道镜活检的部位较浅,仅涉及阴道黏膜,且凝血功能正常,血液凝固较快,出血时间通常较短,可能在1-3天。当阴道镜活检的部位较深,涉及宫颈管或子宫内膜时,且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K缺乏症等,会影响血液凝固,导致出血时间延长,此时可能会出
鼻涕带血丝一定是癌症吗
胡凤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鼻涕带血丝不一定是癌症。 引起鼻涕带血丝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发生癌症,如鼻咽癌,由于肿瘤生长会侵犯周围血管,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从而使患者出现涕中带血的症状。但除了癌症,如果鼻腔过于干燥,或者是患有鼻窦炎、鼻炎、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均可能会引起上述症状。 所以,鼻涕带血丝并不一定都是癌症的表现,但
引起脑梗的原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有血管病变、血液异常、脑血管畸形等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血管病变 不当摄入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物质时,可能会促进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血栓并阻塞血管,造成脑梗死。 2、血液异常 患有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因子异常等疾病时,可能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使血
血小板减少会怎样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血小板减少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包括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发热等。 1.皮肤黏膜出血 血小板减少后,人体的止血功能会下降,容易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瘀斑。这些出血点或瘀斑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和轻微外伤后更为常见。此外,还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视网膜出血等症状。 2.内脏出血 严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怎么治疗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通过去除诱发因素、药物治疗、静脉输注血小板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去除诱发因素 患者应立即停用肝素以及其它降低血小板的药物,促进血液中血小板升高。血小板过低时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 如果是患者因血小板减少症出现皮肤下组织出血的症状,也可以遵医嘱应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怎么办啊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通过去除诱发因素、药物治疗、血小板输注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去除诱发因素 肝素诱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如果血小板数值小于50×10^9/L,急性期应立即停用肝素,促进体内血小板水平上升。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自发性出血的症状,可以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利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刘芳 主任医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三甲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儿童和成人各半,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是60岁以下人群的两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简称ITP,慢性ITP一般起病缓慢或隐袭,多表现为反复皮肤粘膜出血。部分患者通过偶然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无出血症状。ITP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血小板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会自行恢复吗
王武明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三甲
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自行恢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因为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可分为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下降很明显,下降的程度很低,如果不进行治疗,随时有出血的危险,特别是内脏出血、脑出血时就随时有生命的危险。急性血小板减少可给予输注血小板、丙种球蛋白、激素等治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何治疗
刘芳 主任医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三甲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宜个体化,对于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给予临床观察,而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第一、血小板高于3万的患者。第二、没有出血表现的患者。第三、没有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者。第四、没有出血,没有手术创伤,而且不从事增加出血风险的工作或者活动的患者。当患者体内的血小板低于2到3万时,就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能自愈吗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有很多,但不管哪种疾病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都没有办法自愈。一般而言,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包括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只有查明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血小板才能恢复正常。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并不是特别清楚,感染有可能是其中的1个诱发因素,因为很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在发病,通常有上呼吸道的感染史。另外,雌激素也有可能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有关系,年轻的女性或者是在妊娠期间有可能会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也有可能和遗传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能治愈吗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绝大多数可以彻底治愈,但有可能会复发。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时和病毒感染有一定关系,患者可能会出现外周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中可出现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临床上病人可能会发生多个部位出血症状,通常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或免疫制剂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