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初期有什么症状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初期症状因视网膜病变和肾病而异,视网膜病变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初期有眼底微血管瘤等;肾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初期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初期症状因心血管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而异,心血管病变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初期有活动后心悸胸闷等;周围血管病变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初期有下肢发凉等

一、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初期症状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症状

1.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初期表现可能有差异,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相对较长可能更早出现轻微眼底改变,如早期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体检时发现眼底后极部微血管瘤、小出血点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视力轻度下降,尤其在看东西时对比度下降,夜间视力也可能逐渐变差,这是因为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影响了视网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视功能逐渐受损。

2.性别差异体现: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速度,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女性可能视网膜病变进展相对更快,因为妊娠状态下身体代谢等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视网膜微血管的状态。

3.生活方式关联:长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若患者有吸烟习惯,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重视网膜微血管的损伤,使初期症状更快出现且加重;过度用眼等不良用眼习惯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对视力变化的察觉,但主要还是基础的代谢异常起关键作用。

4.病史相关影响: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初期视网膜病变症状出现更早且更明显,因为长期高血糖持续损伤视网膜微血管,随着时间推移,病变逐渐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初期可见视网膜微血管瘤(是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形成的小血管瘤样病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早出现的体征之一)、视网膜内出血斑点等。

(二)糖尿病肾病初期症状

1.年龄影响:儿童糖尿病患者若病程较长,初期糖尿病肾病可能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轻度升高,在常规体检时通过尿蛋白检测可发现异常,但患儿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因为肾脏的代偿功能较强,早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成年糖尿病患者初期可能会出现夜尿增多,这是因为早期肾脏的浓缩功能受到影响,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忽视这一早期信号,而儿童患者由于夜尿相对较少,家长可能更易察觉异常。

2.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初期症状,但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内分泌变化,可能会对肾脏血流等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使糖尿病肾病初期的尿蛋白变化等有一定不同表现,但总体来说主要还是以肾脏的微观病变导致的尿蛋白等指标异常为主要初期表现。

3.生活方式关联: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若患者长期高盐摄入,会使初期的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异常更明显;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从而影响糖尿病肾病初期症状的显现,比如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肾脏血流暂时改变,使尿蛋白等检测指标出现波动,但根本原因还是高血糖等代谢异常对肾脏微血管的损伤。

4.病史相关: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糖尿病肾病初期症状出现更早,因为持续的高血糖会不断损伤肾小球微血管,随着时间推移,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导致尿中微量白蛋白等物质排出增加,从而出现初期的尿蛋白相关异常等表现。初期可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正常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小于20μg/min,当糖尿病肾病初期时可能在20-200μg/min之间。

二、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初期症状

(一)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初期症状

1.年龄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期心血管病变可能表现为活动后轻微心悸、胸闷,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糖尿病又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功能逐渐受损,在活动时心脏负荷增加,就会出现上述症状;而年轻糖尿病患者初期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短暂的胸痛、心前区不适等,容易被忽视,因为年轻患者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强,但实际上血管已经开始出现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等改变。

2.性别差异: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初期症状相对男性可能不那么明显,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增加,初期可能出现与男性类似的活动后心悸、胸闷等症状,但表现可能相对隐匿;男性糖尿病患者初期可能更早出现静息状态下的心率增快等早期信号,因为男性本身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基础变化在糖尿病影响下更早显现。

3.生活方式关联: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初期心血管病变更容易出现,因为运动减少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心脏供血的血管更早出现狭窄等改变,从而引发初期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大量饮酒也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脂代谢等,加速心血管病变的发展,使初期症状更快出现。

4.病史相关:有多年糖尿病病史且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心血管病变初期症状出现更早且更明显,长期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共同作用,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冠状动脉等逐渐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影响心脏供血,从而在初期就表现出活动耐量下降、心悸、胸闷等症状。初期可能表现为活动后心前区不适、心悸,心电图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或仅有ST-T段轻度改变等。

(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初期症状

1.年龄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本身的退行性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初期可能更早出现下肢发凉,尤其在寒冷环境下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糖尿病导致下肢血管内皮损伤,血管狭窄,血液循环变差,老年患者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差;儿童糖尿病患者极少见周围血管病变初期症状,因为儿童糖尿病病程相对较短,血管损伤程度较轻。

2.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初期症状,但女性糖尿病患者若合并有雷诺现象等,可能在初期表现出手指等部位的间歇性发白、发紫等类似周围血管病变的表现,但这相对少见,主要还是以下肢的皮肤温度改变、脉搏减弱等为主要初期表现,男性患者可能更早出现下肢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

3.生活方式关联:长期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收缩血管,加重下肢血管的缺血缺氧,使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初期症状更快出现,比如下肢发凉、麻木等症状更早出现且更严重;长期站立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血管病变的进展,使初期症状更明显。

4.病史相关:糖尿病病史较长且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周围血管病变初期症状出现更早,高血糖损伤血管内皮,导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逐渐发展,初期就会出现下肢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等表现。初期可表现为下肢皮肤温度降低、色泽改变(如苍白或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

了解疾病
老年糖尿病
老年性糖尿病一般是指患者年龄≥60岁的糖尿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并发症最怕是什么?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最严重的是酮症酸中毒。因此糖尿病病人最怕发生酮症酸中毒,因为这种并发症是有一定的生命危险的,这是一种内科急症,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治疗,如果急救不及时,病人有可能表现出危险。
二甲双胍血糖正常后可以停用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二甲双胍血糖正常后不可以停用。 血糖正常是药物作用的结果。二甲双胍通过多种机制帮助控制血糖,当血糖在药物作用下恢复正常时,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被治愈。一旦停药,血糖很可能会再次升高。目前糖尿病尚无法完全根治,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即使短期内血糖达标,也需要持续用药来维持血糖的稳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血糖高能吃柿饼吗
王伟伟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血糖高不建议吃柿饼。 柿饼在制作过程中,水分大量蒸发,糖分浓缩,使其含糖量大幅增加。食用后会引起血糖快速上升,对血糖高的人极为不利,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柿饼的升糖指数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它进入人体后会较快地转化为葡萄糖并被吸收,从而迅速提升血糖水平,这对于需要控制血
糖尿病能吸烟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不能吸烟。 吸烟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存在诸多严重危害。首先,吸烟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其次,吸烟会影响血糖控制。吸烟可能会导致胰岛
纯蜂蜜糖尿病人能吃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纯蜂蜜糖尿病人不能吃。 蜂蜜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这两种糖都属于单糖,升糖速度很快。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本身血糖调节能力就较差,食用纯蜂蜜后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难以控制,从而加重病情,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即使少量食用纯蜂蜜,也可能引起血糖明显波动。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的平稳,而
血糖高能吃红糖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患者血糖高不能吃红糖。 红糖主要成分是蔗糖,升糖指数较高。当血糖高时,食用红糖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且红糖中的蔗糖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分解为葡萄糖,引起血糖的急剧升高,这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高血糖危象等。此外,持续的高血糖状态
糖尿病并发症日常应注意什么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日常应注意病情监测、调整饮食、遵医嘱用药等。 1.病情监测 平时应该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监测空腹、饭前及睡前的水平,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减少新的并发症形成。 2.调整饮食 生活中需要注意粗细搭配、细嚼慢咽、蛋肉适量,避免胡吃海喝,控制热量摄入,防止血糖水平波动过大。 3.遵医嘱用药 患病
糖尿病要少吃哪些肉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肥猪肉、肥羊肉、午餐肉等。 1、肥猪肉 肥猪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大量食用,以免影响血脂、血糖的控制。 2、肥羊肉 患者还应少吃肥羊肉,其中脂肪、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大量食用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可诱发糖尿病并发症。 3、午餐肉 午餐肉属于加工肉制品,含有较高的盐分,患者需要
糖尿病肾病如何确诊
刘文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肾病可以通过确诊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尿液检查等方式确诊。 1、确诊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首先需要确认是否患有糖尿病,这可以通过检测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者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确诊。 2、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够表明肾脏代谢功能是否受损。
糖尿病人能吃辣椒吗吃辣椒升血糖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一般是指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病人通常可以吃辣椒,且适量吃辣椒不仅不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还能辅助降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辣椒素等营养物质。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能促进身体热量消耗,增加身体的基础代谢能力,有助于燃烧体内多余的葡萄糖,从而起到辅助降血糖的作用。此外
糖尿病并发症的前兆
鲁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没有直接的前兆,因为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时,一般症状都已经比较严重。比如眼睛看不见时,视网膜病变可能已经发展到四、五期,此时已经属于不能逆转的状态。所以很多病人可能不会出现糖尿病血糖高的症状,但第一次就诊出现并发症的眼科病人特别多。还有一部分病人就诊在肾内科、心衰科,出现心衰,还有一部分病人需要直接截肢,所以糖尿病的并发症没有先兆,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徐尔迪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糖尿病是我国慢性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目前只能够控制,即使在目前医疗的环境下或者在目前医疗技术情况下,还达不到治愈的水平。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而且很难能够治愈,如糖尿病肾病是在肾病科析时,最常见到的需要透析的一种肾病类型;第二是糖尿病相关的血管疾病。还有如糖尿病足,由于血管弹性受到破坏,导致溃疡长期不愈,最后不得不截肢,因此还有像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付艳芹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急性和慢性,急性并发症又包括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微血管病变,可以表现为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是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病变和神经病变共同导致的患者足部发生溃烂,严重的会有坏疽。
糖尿病并发症眼底出血怎么办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眼底出血的患者,首先要积极控制住出血,用相应的药物缓解出血。第二、当出血吸收到一定程度可以清晰看到视网膜的情况下,建议做进一步的荧光造影,寻找异常的新生血管,找到出血点时再行视网膜的光明治疗,将异常的新生血管以及出血点全部通过激光破坏掉。第三、眼底出血稳定一段时间后,可以行适当的活血对症处理,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是最根本的
糖尿病并发症
陈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中医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并发症如下: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这两个属于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不然会危及生命。二、并发体内大血管或者小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可能出现微循环障碍,表现为局部缺血甚至坏死,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斑块容易引起栓塞。三、影响体内其他脏器,比如肾脏、视网膜,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有可能影响肾脏导致
二型糖尿病并发症
张燕妮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中医院 三甲
二型糖尿病的并发症的主要有血管并发症,像糖尿病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第二是微血管的并发症,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都属于微血管病病变导致的并发症。第三种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像脑周围神经以及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是属于这一类型。所以在建议患者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