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羊癫疯
羊癫疯即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致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其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如先天性脑发育异常、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如代谢紊乱、中毒);发作类型有部分性发作(含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含失神发作、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诊断需病史采集、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如神经调控治疗等);日常需生活规律、均衡饮食、避免危险活动、定期复诊、给予心理关怀。
一、羊癫疯的定义
羊癫疯,医学上称为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癫痫发作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表现为突发的抽搐、意识丧失、感觉异常、行为异常等。
二、癫痫的病因
1.遗传因素:在一些癫痫患者中,遗传因素起到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综合征可增加癫痫的发病风险,例如儿童期常见的与遗传相关的癫痫综合征,如婴儿痉挛症等,部分患者存在明确的基因异常。对于有癫痫家族史的人群,其后代患癫痫的风险相对较高,但并非绝对会发病,遗传因素只是增加了患病的易感性。
2.脑部疾病
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如胎儿在胚胎发育时期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大脑结构出现异常,像无脑回畸形、巨脑回畸形等,这些脑部结构的异常可使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发癫痫。
颅脑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后,可能会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外伤后的脑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异常的放电病灶,进而导致癫痫发作。例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有一定比例会发展为癫痫。
颅内感染: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脑炎、脑膜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炎症可刺激脑部神经元,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例如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在疾病急性期或恢复期都可能出现癫痫发作。
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神经元的功能紊乱和异常放电。例如老年人常见的脑梗死,病变部位的脑组织受损,可能引发癫痫发作。
3.全身或系统性疾病
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等代谢紊乱情况。低血糖时,脑部神经元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影响其正常功能,可导致癫痫发作;低血钙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也可能引起脑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发生低血糖时可能出现癫痫样发作。
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过量)、重金属中毒(如铅、汞中毒等)、一氧化碳中毒等都可能影响脑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引发癫痫。例如长期接触铅的工人,如果发生铅中毒,可能出现癫痫发作。
三、癫痫的发作类型
1.部分性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时意识清楚,可分为运动性发作(如某一局部或一侧肢体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或感觉异常发作等)、感觉性发作(如躯体感觉或特殊感觉异常发作,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异常)、自主神经性发作(如出现腹痛、呕吐、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精神性发作(如出现记忆障碍、情感异常、认知障碍等精神症状)。例如单纯部分性运动性发作可表现为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的抽搐,逐渐扩展至同侧肢体。
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出现自动症(如反复咀嚼、舔舌、搓手等无意识的动作),患者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多由颞叶病变引起,故又称颞叶癫痫。
2.全面性发作
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正在进行的活动中断,两眼凝视,呼之不应,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眨眼等,发作持续数秒后立即清醒,对发作无记忆。
强直阵挛发作:又称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之一。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骨骼肌强直收缩,随后出现阵挛性抽搐,可伴有面色发绀、口吐白沫、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等表现,发作持续数分钟后自行停止,醒后感到头痛、乏力等。
肌阵挛发作: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累及全身肌肉,也可限于局部肌肉。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多在觉醒后发作。
四、癫痫的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发作史,包括发作的表现、发作频率、发作诱因、发作时的环境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要询问母亲孕期情况、出生时是否有窒息、早产等情况。例如了解患者第一次发作的年龄、发作时的具体表现等,这些信息对癫痫的诊断和分类非常重要。
2.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癫痫发作时,脑电图可出现特异性的痫性放电波形,如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等。但脑电图正常也不能排除癫痫,因为一次脑电图检查阴性可能遗漏痫性放电,需要进行长时间脑电图监测或诱发试验等。例如对于疑似癫痫的患者,常规脑电图可能记录不到发作期的痫性放电,此时需要进行24小时脑电图监测,以提高痫性放电的检出率。
3.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头颅CT可发现脑部的一些结构性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颅内肿瘤等;MRI对脑部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地发现脑部的微小病变,如脑发育异常、海马硬化等,这些病变可能是癫痫的病因。例如对于部分性癫痫患者,MRI检查有助于发现致痫灶。
五、癫痫的治疗
1.药物治疗:是癫痫治疗的主要方法。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如部分性发作可选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失神发作可选用乙琥胺、丙戊酸钠;强直阵挛发作可选用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早期用药、规律用药、个体化用药、足量足疗程用药等。例如一旦确诊为癫痫,应尽早开始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发作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达到有效控制发作的剂量,且需要长期规律服用药物,不能随意停药、减药。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致痫灶,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如患者的癫痫病灶定位明确、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例如对于一些颞叶癫痫患者,如果致痫灶位于颞叶且定位准确,手术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其他治疗:如神经调控治疗,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术、脑深部电刺激术等,适用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此外,对于一些由代谢紊乱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癫痫,需要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六、癫痫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1.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睡眠不足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2.饮食:均衡饮食,避免饥饿或过饱,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这些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3.避免危险活动:癫痫患者应避免从事高空作业、水上作业、驾驶等危险活动,防止发作时发生意外。例如癫痫患者不应独自驾车,以免在发作时发生交通事故。
4.定期复诊: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例如每13个月复诊一次,进行脑电图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5.心理关怀:癫痫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而产生心理压力,如自卑、焦虑等情绪。家人和社会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家人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等。对于儿童癫痫患者,家长更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