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偶发性房性早搏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偶发性房性早搏可能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不良生活方式、冠心病、心肌病等原因有关。
1.精神紧张
当人体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体内的交感神经会异常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激素大量分泌。这些激素会作用于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使心房肌的兴奋性增高,自律性增强,从而导致心房内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引发房性早搏。
2.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心脏需要持续加大工作负荷来满足机体代谢需求。长时间的劳累会导致心肌细胞能量耗竭,心肌细胞内的离子通道功能失调,尤其是钾、钠等离子的转运异常,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稳定性。此时,心房肌细胞容易出现异常的电传导和兴奋性改变,引发房性早搏。
3.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发窦性心律伴偶发性房性早搏的常见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损害心脏和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导致房性早搏发生。酒精进入人体后,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干扰心肌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电活动,改变心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心脏节律紊乱。而咖啡和浓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心脏,使心肌兴奋性增加,导致心房异位起搏点活跃,出现房性早搏。
4.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使心肌供血不足。当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时,心肌细胞的代谢发生紊乱,细胞膜电位不稳定,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改变,尤其是心房部位的心肌细胞更容易出现异常的自律性和传导性,从而引发房性早搏。
5.心肌病
心肌病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在心肌病患者中,心肌细胞会发生病理性改变,心肌细胞肥大、变性、坏死,心肌间质纤维化,这些结构改变会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导致心肌电活动的不均一性增加。心房肌在受到病变影响后,其电活动的稳定性被破坏,异位起搏点更容易产生异常冲动,从而引发房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