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瘤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手术要切除瘤体及周围部分正常牙龈组织等,病因去除需消除局部刺激因素,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饮食等护理且需定期复查,有全身病史者手术及复查有特殊要求。
一、手术治疗
牙龈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手术时需将瘤体及周围部分正常牙龈组织一并切除,同时应去除相应部位的牙周膜。对于较小的牙龈瘤,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除;较大的牙龈瘤可能需要采用阻滞麻醉等方式。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手术操作上基本遵循相同的外科原则,但儿童患者手术时需特别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因紧张导致手术不配合等情况。有全身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需在病情控制平稳后再进行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二、病因去除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牙龈瘤的发生往往与局部刺激有关,如牙结石、不良修复体等。对于有牙结石的患者,需进行牙周洁治,清除牙结石等刺激物;对于存在不良修复体的患者,应及时去除不良修复体,消除局部刺激因素,防止牙龈瘤复发。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患者,需劝导其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增加牙龈瘤复发的风险。
三、术后护理及复查
1.术后护理: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患者可使用温和的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烫的食物,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刺激。不同年龄患者的护理有所差异,儿童患者需在家长监督下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手触碰手术部位;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口腔感觉迟钝等情况,要特别注意防止食物残渣残留。
2.复查:术后需定期复查,一般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复查,观察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有无复发等。通过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有全身病史的患者复查时需同时关注全身病情的变化对口腔局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