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巨细胞瘤是起源于滑膜组织的良性肿瘤,好发于手指和手部等部位,不同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相对多见,病理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肿块等,临床表现为局部缓慢生长的肿块等,诊断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较小无症状者可密切观察,较大、有症状或影响功能者积极手术治疗
发病部位:好发于手指和手部,尤其是手指的屈肌腱鞘,足趾、膝关节及上肢部位也可发生。在手部,常见于近节指骨的伸侧或屈侧,女性发病略多于男性。不同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相对多见,生活中频繁使用手部进行劳作等活动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病理表现:大体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肿块,切面呈棕红色或黄褐色,质地坚实。显微镜下可见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单核基质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多核巨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数量较多。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外伤、炎症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认为局部反复的轻微损伤引起滑膜组织的反应性增生,进而逐渐形成肿瘤。
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局部缓慢生长的肿块,一般无明显疼痛,但若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时可能出现疼痛、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例如发生在手指的腱鞘巨细胞瘤,可导致手指的活动不灵活,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可能仅有几毫米,大的可达到数厘米。
诊断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可发现局部肿块。影像学检查中,超声检查可显示病变部位的实性肿块,边界清晰;X线检查可发现病变处骨表面可能有压迹或侵蚀,但对于较小的病变可能显示不明显;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表现为T1加权像中等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的肿块。
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需完整切除肿瘤,若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对于一些较小、无症状的腱鞘巨细胞瘤,可密切观察;对于较大、有症状或影响功能的腱鞘巨细胞瘤则积极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