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的治疗有什么方法
腰椎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无神经损伤且身体状况不耐受手术等情况,需绝对卧床休息6-8周并进行腰背肌锻炼、预防并发症;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神经损伤症状、骨折不稳定(压缩超1/3)、爆裂性骨折等情况,手术方式有钉棒系统内固定术(适用于多种腰椎骨折,助恢复稳定性等)和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增强强度、缓解疼痛但有风险)。
一、保守治疗
1.适应证:适用于轻度腰椎骨折且无神经损伤等情况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时。对于稳定性的腰椎压缩骨折,压缩程度小于椎体高度1/3等情况可考虑保守治疗。
具体措施: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卧床时间为6-8周,可根据骨折恢复情况适当调整。同时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等,有助于增强腰背肌力量,促进骨折恢复。在卧床期间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当腰椎骨折伴有神经损伤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或者骨折不稳定,压缩程度超过椎体高度1/3;以及爆裂性骨折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钉棒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在腰椎椎体内植入螺钉,并用钉棒连接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腰椎骨折。该手术可以有效地复位骨折椎体,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和序列,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骨折不稳定的情况,这种手术能够很好地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
椎体成形术:主要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通过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缓解疼痛的目的。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发生腰椎骨折后往往疼痛明显,椎体成形术可以快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也有一定风险,如骨水泥渗漏等,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