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可传染,主要致病菌通过唾液传播。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感染风险及特点不同,儿童易受影响且与多种因素有关,成年人卫生状况影响风险,老年人因机能下降等更易感染且病情难控。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口腔卫生、避免密切口腔接触行为、定期口腔检查。
不同人群的感染风险及特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若接触到患有牙周病成人的唾液等,更容易受到牙周致病菌的影响。但儿童牙周病的发生不仅仅是传染因素,还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等有关。比如儿童若经常摄入高糖食物,且口腔清洁不到位,即使没有直接接触牙周病患者,也可能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但如果有与牙周病患者密切接触的情况,感染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本身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存在牙龈炎症等基础问题,接触到牙周致病菌后,更容易引发牙周病的进展。而对于本身口腔卫生良好的成年人,接触少量致病菌时,自身的免疫系统可能能够一定程度上抵御,但长期反复接触大量致病菌仍会增加感染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口腔局部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如唾液分泌量可能减少等,所以更容易受到牙周致病菌的感染。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会进一步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增加感染牙周病的易感性,并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难控制。
预防牙周病传染的措施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无论是否接触牙周病患者,都应坚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等。正确刷牙可以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部分致病菌,牙线等工具能清理牙缝中的污垢,降低患牙周病的风险。例如,每天早晚采用巴氏刷牙法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能较好地维护口腔卫生。
避免密切口腔接触行为:尽量避免与牙周病患者有过于密切的口腔接触行为,如不要共用餐具、不要深度接吻等。因为这些密切接触行为会增加唾液中致病菌传播的概率。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一次。通过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口腔问题,如早期的牙龈炎症等,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和传播。对于有牙周病家族史或本身有口腔健康问题的人群,更应增加口腔检查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