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的治疗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特殊人群也有相应注意事项。药物治疗中,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如克霉唑、咪康唑,非感染性外阴炎伴炎症反应可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非药物治疗要保持外阴清洁,用温水从前向后冲洗,经期更要注意;选棉质宽松透气内裤;避免用刺激性洗液、搔抓及长时间用卫生护垫。特殊人群方面,孕妇用药谨慎,注意清洁;儿童注重卫生习惯养成,优先非药物治疗,用药遵医嘱;老年人除清洁外,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雌激素提高抵抗力。
一、外阴炎的治疗药物
1.抗生素类:适用于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炎,如甲硝唑,可有效对抗厌氧菌等细菌感染。
2.抗真菌类:若外阴炎由真菌感染导致,像克霉唑、咪康唑等药物能够抑制真菌生长,缓解症状。
3.糖皮质激素类:对于非感染性外阴炎,尤其是伴有明显瘙痒、红肿等炎症反应的情况,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可减轻炎症,缓解不适。
二、非药物治疗措施
1.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清洗时注意从前向后冲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和尿道。女性经期要更加注意外阴清洁,及时更换卫生巾。
2.选择合适的衣物:日常穿着应选择棉质、宽松透气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以减少对外阴的摩擦和闷热潮湿环境,降低外阴炎发生风险。
3.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肥皂清洗外阴,不要搔抓外阴,防止皮肤破损加重炎症。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卫生护垫,减少局部不透气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因为孕期生理变化,阴道分泌物增多,更要注意外阴清洁,每天清洗外阴并更换内裤。
2.儿童:儿童外阴炎多与卫生习惯不佳有关。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穿开裆裤满地坐。治疗时尽量优先采用非药物方法,如保持外阴清洁等。若需用药,必须严格遵医嘱,因为儿童皮肤娇嫩,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3.老年人:老年人因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外阴皮肤变薄、干燥,抵抗力降低易患外阴炎。除注意外阴清洁外,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改善局部生理状态,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