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椎骨折有什么方法
腰椎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包括卧床休息(稳性骨折无神经损伤者基础治疗,儿童、老年有不同注意)和支具固定(稳性骨折外固定,儿童、老年有适配注意);手术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不稳、伴神经损伤等,儿童、老年有不同考量)和经皮椎体成形术等(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儿童一般不用,有并发症风险及围术期注意)。
一、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对于稳定性腰椎骨折且无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卧床休息是基础治疗措施。一般需严格卧硬板床,卧床时间通常为6-12周,具体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脊柱扭曲,同时进行四肢肌肉的主动收缩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密切观察骨折部位情况,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老年患者卧床时要注意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定期翻身、拍背等。
2.支具固定:可使用腰围、支具等进行外固定,帮助限制腰椎活动,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支具固定适用于稳定性腰椎骨折,佩戴支具期间需要定期复查X线或CT等,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儿童使用支具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避免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使用支具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和皮肤情况,定期检查支具与皮肤接触部位有无压伤等。
二、手术治疗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不稳定性腰椎骨折、伴有神经损伤症状的腰椎骨折等情况。通过手术切开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部位,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正常解剖结构。该手术可以更早地让患者进行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等。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老年患者手术前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以提高手术耐受性。
2.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主要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PVP是通过向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来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PKP则在注入骨水泥前先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这两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骨水泥渗漏等。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此类手术时,要注意围手术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以预防再次发生骨折;儿童患者一般不采用该手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