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物性牙龈增生
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牙龈纤维增生和体积增大,常见引发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抗癫痫药物,发病机制与药物使成纤维细胞代谢等改变及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牙龈组织变化及好发部位,不同人群有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儿童需家长督促保持口腔清洁,成年人要定期检查口腔并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特殊病史人群需更谨慎及积极口腔治疗监测。
一、常见引发药物
1.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的患者中,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是常见的抗癫痫药物,长期服用苯妥英钠也可导致药物性牙龈增生。
二、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药物改变了成纤维细胞的代谢、合成和分泌功能,使胶原纤维合成增加、降解减少,同时炎症细胞浸润等因素有关。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程度与药物的剂量、服药时间、口腔卫生状况等因素相关。口腔卫生不良者,在服用相同药物时,更易发生药物性牙龈增生且增生程度可能更严重。
三、临床表现
1.牙龈组织变化:牙龈开始为小球状突起,逐渐增大,可覆盖部分牙面。增生的牙龈颜色正常或淡粉红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
2.好发部位:一般上前牙区的牙龈较下前牙区易受累,也可波及全口牙龈。
四、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若因病情需要服用易引发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药物,如抗癫痫药物等,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口腔卫生,督促儿童每天认真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因为儿童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较弱,若不注意口腔清洁,更易加重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程度,影响口腔健康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2.成年人:成年人若因高血压等疾病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时,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牙龈有异常增生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考虑是否调整药物或采取相应的口腔治疗措施。同时,成年人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以降低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生风险或减轻其严重程度。
3.特殊病史人群:有口腔疾病史或全身性疾病史的人群,在服用可能引发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药物时,需更加谨慎。例如,本身有牙龈炎等口腔炎症的患者,服用相关药物后,药物性牙龈增生可能会使牙龈炎症进一步加重,所以这类人群除了注意口腔卫生外,可能需要更积极地进行口腔治疗和监测,控制口腔炎症,减少药物性牙龈增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