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痫是什么
先兆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母婴死亡等。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免疫机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主要包括休息、饮食、降压、解痉、扩容、利尿、终止妊娠等。
先兆子痫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是先兆子痫的重要病因。
免疫机制:母体对胎儿父系抗原的免疫反应异常,导致胎盘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子痫前期。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降等因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压升高。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孕妇,发生先兆子痫的风险较高。
营养因素: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缺乏等可能增加先兆子痫的发病风险。
其他因素:年龄≥40岁、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的孕妇,发生先兆子痫的风险也较高。
先兆子痫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蛋白尿:随机尿蛋白≥30mg或尿蛋白/肌酐≥0.3mg/g或至少间隔6小时的两次随机尿蛋白阳性。
水肿:体重增加≥0.9kg或出现凹陷性水肿。
其他: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
先兆子痫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果孕妇在妊娠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等,以明确诊断。
先兆子痫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低盐、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降压:如果血压过高,应使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等。
解痉:如果出现抽搐,应使用硫酸镁解痉。
扩容:如果有血液浓缩,应使用扩容药物,如白蛋白。
利尿:如果有水肿,应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
终止妊娠:如果病情严重,应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先兆子痫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很大的危害,严重时可导致孕妇死亡。因此,孕妇在妊娠期应注意休息,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先兆子痫。如果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