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或狭窄检查
泪道相关检查包括泪道冲洗、泪道探通、X线碘油造影、CT泪道造影和泪道内镜检查。泪道冲洗通过注入冲洗液依反流情况判断泪道是否通畅及阻塞部位;泪道探通在冲洗基础上用探针探查,适用于冲洗无法明确阻塞部位等情况,婴幼儿保守治疗无效时可在6个月1岁进行;X线碘油造影注入碘油后拍X线片显示泪道情况,碘过敏者禁用;CT泪道造影注入对比剂后CT扫描获三维图像,对复杂泪道阻塞诊断价值大,孕妇、儿童需谨慎;泪道内镜检查插入内镜直接观察泪道内部,对不明原因阻塞诊断重要,但操作要求高。
一、泪道冲洗
1.操作方法:通过将冲洗液注入泪道,根据冲洗液反流情况来判断泪道是否通畅及阻塞部位。通常使用泪道冲洗针经泪小点插入泪道,缓慢注入生理盐水等冲洗液。
2.结果判断:若冲洗液顺利流入鼻腔或咽部,表明泪道通畅;若冲洗液自原泪小点反流,提示泪小管阻塞;若冲洗液从上泪小点反流,同时伴有黏脓性分泌物,则可能是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若冲洗时有阻力,且部分冲洗液自泪小点反流,部分流入鼻腔,可能为鼻泪管狭窄。
二、泪道探通
1.操作方法:在泪道冲洗基础上,使用泪道探针从泪小点插入,逐步探查泪道,以确定阻塞部位和程度。操作需谨慎,避免造成假道。
2.适用情况:适用于泪道冲洗不能明确阻塞部位或怀疑泪道存在膜性阻塞等情况。对于婴幼儿泪道阻塞,若保守治疗(如按摩等)无效,可考虑泪道探通术,一般在6个月1岁左右进行。
三、X线碘油造影
1.操作方法:将碘油等造影剂注入泪道,然后拍摄X线片,以显示泪道的形态和阻塞部位。能清晰呈现泪道的走行及狭窄、阻塞情况。
2.注意事项:对碘过敏者禁用该检查。检查前需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检查后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四、CT泪道造影
1.操作方法:先向泪道内注入对比剂,随后进行CT扫描。可获得泪道的三维图像,更加直观、准确地显示泪道的解剖结构及病变情况,对于复杂的泪道阻塞或狭窄诊断有重要价值。
2.适用人群:适用于常规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尤其是怀疑有骨性结构异常导致泪道阻塞者。但因CT存在辐射,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利弊后使用。对孕妇而言,辐射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儿童对辐射较为敏感,可能增加未来患相关疾病风险。
五、泪道内镜检查
1.操作方法:通过将纤细的内镜插入泪道,直接观察泪道内部的情况,可清晰看到泪道黏膜的形态、有无息肉、结石等病变。
2.优势:能提供最直接、准确的泪道内部信息,对于诊断不明原因的泪道阻塞或狭窄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但该检查相对复杂,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