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跖骨骨折如何治疗
第一跖骨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等情况,需固定并康复锻炼;手术治疗适用于明显移位等情况,常用克氏针内固定术等;康复期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定期复查、避免过早负重,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
对于第一跖骨骨折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且不影响足部负重和行走功能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一些儿童患者,若骨折移位不明显,因其骨骼可塑性较强,保守治疗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对于老年患者,若基础情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也常优先考虑保守治疗。
无移位的第一跖骨骨折,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一般固定4-6周,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稳定,避免骨折端再次移位。
2.康复锻炼:
在固定期间,可进行足趾的屈伸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例如,每天定时进行足趾缓慢的主动屈伸,每次10-15次,每天3-4次。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协助进行足趾活动,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引起患儿疼痛和不适。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
当第一跖骨骨折出现明显移位(如移位超过2mm或成角超过10°),影响足部的力线和负重功能时,需进行手术治疗。比如一些年轻的运动员,因其对足部功能要求较高,骨折明显移位时多需手术恢复解剖结构;对于有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也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克氏针内固定术等。通过手术将骨折端复位并用克氏针固定,以维持骨折的复位位置,促进骨折愈合。术后同样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防止感染。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克氏针固定需谨慎,要考虑克氏针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定期评估骨折愈合及骨骼发育情况。
三、康复期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
骨折患者在康复期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儿童患者则要保证营养的充足供应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2.定期复查:
在治疗后的不同阶段都需要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一般在固定后1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点进行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骨折后愈合相对较慢,更需密切关注骨折愈合情况,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骨折修复。
3.避免过早负重:
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都要避免过早负重,否则可能导致骨折再移位或影响骨折愈合。一般在骨折初步愈合后,根据复查情况逐渐增加负重。儿童患者骨骼生长速度快,但也不能过早负重,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步进行负重训练;老年患者由于骨质情况较差,更要谨慎,确保骨折完全愈合后再逐步恢复正常负重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