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检查确诊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有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可提示神经根受压情况,还有感觉、肌力及反射检查,能发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异常;影像学检查有X线,可观察腰椎生理曲度等但对椎间盘显示不佳;CT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等情况;MRI是较准确的诊断方法,可全面观察相关结构,不同人群检查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体格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双腿伸直,被动抬高患侧下肢,若抬高至60°以内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则是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将下肢降低5°左右,待疼痛缓解后,再背屈踝关节,若又出现疼痛,即为加强试验阳性,该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提示神经根受压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由于身体柔韧性等差异,试验表现可能略有不同,一般年龄较大者柔韧性相对较差,但该试验主要依据神经受压引发疼痛的表现来判断。
2.感觉、肌力及反射检查:检查下肢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如痛觉、触觉等)、肌力(观察肌肉收缩力量)以及跟腱反射、膝腱反射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应神经支配区域可能出现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反射异常等情况,比如腰4-5椎间盘突出常累及腰5神经根,可出现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感觉减退,拇长伸肌肌力减弱等;腰5-骶1椎间盘突出常累及骶1神经根,可出现小腿后外侧及足底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不同性别在肌肉力量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生理性差异,但在疾病导致的异常表现上无本质区别,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重体力劳动等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风险,进而影响体格检查结果。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观察腰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宽度等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出现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等表现,但X线对椎间盘本身显示不佳,主要用于排除其他骨性病变,如腰椎结核、肿瘤等。对于儿童患者,X线检查需谨慎,因其骨骼仍在发育中,要注意辐射剂量;老年患者可能存在骨质增生等基础情况,会影响对腰椎间盘突出情况的判断。
2.CT检查: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等,还可观察神经根、硬膜囊受压情况。通过CT扫描可明确椎间盘突出是中央型、旁中央型还是外侧型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于肥胖患者,CT检查可能因脂肪组织影响显示效果,但仍可通过调整扫描参数等尽量获取清晰图像。
3.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准确的影像学方法,可全面观察椎间盘退变情况、脊髓、神经根等结构。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程度、部位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还可判断髓核是突出还是脱出等。对于妊娠期女性,MRI检查相对安全,因为其不使用辐射;而肾功能不全需使用含钆造影剂进行MRI增强检查时,要谨慎评估患者肾功能情况,避免发生造影剂相关肾病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