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
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轻型胎盘早剥常见症状为较多暗红色阴道流血,可伴轻度腹痛,子宫软、宫缩有间歇,患者一般状况好;重型胎盘早剥有突发持续性腹痛、腰酸腰痛,可无或少量阴道流血,贫血与外出血量不符,子宫硬如板状,患者可出现休克及严重并发症;特殊人群中,高龄孕妇、有相关病史孕妇、多胎妊娠孕妇、有胎盘早剥史孕妇发生胎盘早剥风险高,需加强产检、治疗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以降低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一、轻型胎盘早剥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出血量一般较多,颜色为暗红色,通常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这种阴道流血是由于胎盘剥离处的血液经子宫颈口流出所致。
2.子宫情况:子宫软,宫缩有间歇,子宫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位一般较清楚,胎儿心率多正常,但如果出血持续增多,也可能影响胎儿,导致胎儿窘迫。
3.全身症状:患者一般状况较好,贫血体征不显著,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相对少见。
二、重型胎盘早剥临床表现
1.腹痛: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异,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2.阴道流血:可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这是因为胎盘剥离面的血液大多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只有部分血液可能流出体外。
3.子宫情况:子宫硬如板状,于宫缩间歇时不能松弛,胎位扪不清,胎心音消失。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2,胎儿多因缺氧死亡。
4.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湿冷等。严重时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年龄: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且一旦发生,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在孕期应加强产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有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年轻孕妇也不能掉以轻心,孕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孕妇病史: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病史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性增加。这类孕妇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定期产检,以便早期发现胎盘早剥的迹象。
3.生活方式:孕期应避免剧烈运动、腹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同时,要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4.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孕妇子宫张力较大,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也会增加。这类孕妇孕期要更加注意休息,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胎盘和胎儿情况。
5.有胎盘早剥史:既往有胎盘早剥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明显升高。再次怀孕后应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加强孕期管理,必要时提前住院待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