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分为无症状期、酒精性肝炎期、酒精性肝硬化期。无症状期多见于酒精性肝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酒精性肝炎期有消化道症状、乏力、黄疸等表现,各年龄段长期大量饮酒者可出现,男性更易较早出现;酒精性肝硬化期有肝功能减退表现(营养状况差、出血倾向、内分泌紊乱)和门静脉高压表现(脾大、腹水),均与长期饮酒生活方式相关,肝脏逐渐病变发展所致。
一、无症状期
此阶段多见于酒精性肝病早期,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肝功能轻度异常等情况。一般与长期饮酒的生活方式相关,长期饮酒导致肝脏开始出现轻微病理改变,但尚未引起明显的身体不适表现,年龄上无特殊倾向性,男女在长期大量饮酒情况下均可能出现此阶段表现。
二、酒精性肝炎期
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表现为食欲不振,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食量明显减少,这与肝脏功能受损影响消化液分泌及胃肠功能有关;恶心、呕吐也较常见,由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以及肝脏功能异常导致的消化功能紊乱,可引发恶心、呕吐症状。年龄上各年龄段长期大量饮酒者均可出现,男性通常因饮酒量相对较多可能更易较早出现该期表现。
乏力:患者自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后,机体代谢功能紊乱,能量产生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长期饮酒的生活方式使肝脏持续处于损伤修复状态,进一步加重乏力感。
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后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黄疸表现。一般在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长期大量饮酒病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三、酒精性肝硬化期
肝功能减退表现:
营养状况差:患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皮肤干燥、粗糙等,这是因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合成减少,加之食欲减退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长期饮酒的生活方式使肝脏持续受损,进一步影响营养代谢和吸收。
出血倾向: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等因素有关,长期饮酒导致肝脏逐渐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凝血功能等受到明显影响。
内分泌紊乱:男性可出现乳房发育、睾丸萎缩、性功能减退等,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等,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长期饮酒使肝脏长期处于损伤状态,影响内分泌调节功能。
门静脉高压表现:
脾大:因门静脉高压致脾脏淤血肿大,可通过腹部触诊或超声检查发现脾脏增大,长期饮酒引起肝脏病变发展到肝硬化阶段,门静脉高压逐渐形成导致脾大。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表现为腹部膨隆,大量腹水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门静脉高压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同时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多种因素引起,长期饮酒的生活方式是引发酒精性肝硬化进而出现腹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