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由多种因素致眼表泪膜稳定性下降,伴眼部不适等。发病机制包括泪液分泌不足(如泪腺疾病、年龄、环境等因素)和泪液蒸发过强(如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别、病史等因素);临床表现有眼部不适症状(不同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和眼表组织病变(可致严重并发症);诊断靠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治疗包括消除诱因、补充泪液等,预防需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注意环境湿度等,特殊人群有相应预防要点。
一、定义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表泪膜稳定性下降为基础,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二、发病机制
1.泪液分泌不足:泪腺疾病或功能不良可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攻击泪腺,影响其正常分泌泪液的功能。从年龄角度看,老年人的泪腺功能可能会自然衰退,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更容易发生干眼症;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干燥环境中,会使泪液蒸发增加,相对泪液分泌不足的情况更易出现。
2.泪液蒸发过强: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常见原因,睑板腺分泌的油脂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睑板腺分泌异常,会使泪膜的脂质层不稳定,导致泪液蒸发过快。性别方面,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在一些特殊时期如更年期等,可能更容易出现睑板腺功能相关的问题,进而引发泪液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病史方面,若有眼部炎症等病史,可能会影响睑板腺的正常功能,增加泪液蒸发过强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
1.眼部不适症状:患者常感到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但会出现频繁眨眼等表现;老年人可能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因眼部不适影响睡眠质量等。
2.眼表组织病变:可出现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等表现。长期的干眼症还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影响视力。
四、诊断方法
1.泪液分泌试验:通过检测一定时间内的泪液分泌量来评估泪液分泌情况,正常范围一般有相应的标准值,若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泪液分泌不足。
2.泪膜破裂时间:用于评估泪膜的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提示泪膜不稳定,可能存在干眼症。
3.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眼表的情况,包括角膜、结膜等组织的状态,辅助诊断干眼症。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主要包括消除诱因、补充泪液、抑制炎症等。例如使用人工泪液补充泪液,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睑板腺按摩等治疗来改善油脂分泌。
2.预防: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注意环境湿度,可使用加湿器等;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等对眼表有益的食物;对于有眼部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等。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应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家长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老年人要关注自身眼部变化,定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以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