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要注意什么
术后需进行多方面护理,包括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根据情况卧床休息并逐步增加活动、开展腰背肌和肢体功能锻炼、保证合理饮食营养以及按时定期复查,不同年龄、病情患者在各方面护理上有相应调整要求。
一、伤口护理
1.保持清洁干燥:术后需密切关注手术切口情况,定期更换敷料,防止切口感染。一般来说,术后1-2天需更换一次敷料,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表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皮肤娇嫩,更要注意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尿液、粪便等污染切口;而对于老年患者,因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伤口护理。
二、卧床与活动
1.卧床休息:术后初期需要严格卧床休息,具体卧床时间需根据手术方式等因素而定,一般为1-3周左右。卧床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可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以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其卧床期间舒适,可适当调整床铺软硬度;老年患者卧床时要注意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
2.逐步增加活动: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活动,一般术后1周左右可开始进行四肢的轻微活动,如屈伸膝关节、踝关节等;术后2-3周可在佩戴腰围的保护下,短时间坐起或下床站立,但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弯曲、扭转等动作。对于年轻患者,身体恢复相对较快,可适当加快活动恢复进程,但要以不引起腰部疼痛等不适为度;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活动时要更加谨慎,防止因血糖波动等影响康复。
三、康复锻炼
1.腰背肌锻炼:术后2-3周可开始进行简单的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等。五点支撑法具体为: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每次10-15个,每天2-3次。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锻炼强度需有所调整,儿童患者锻炼时要注意强度不宜过大,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2.肢体功能锻炼:同时要注重肢体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如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患者仰卧位,将一侧下肢伸直缓慢抬高,使下肢与床面成30°-40°,坚持5-10秒后缓慢放下,左右腿交替进行,每次10-15个,每天2-3次。对于女性患者,在康复锻炼时要考虑到身体生理特点,避免因锻炼方式不当影响康复;有腰椎病史的患者在康复锻炼时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四、饮食与营养
1.合理饮食:术后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切口愈合和身体恢复。蛋白质有助于机体组织的修复,维生素有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饮食要易于消化吸收。
五、定期复查
1.按时复查: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需进行X线、CT等检查,以了解腰椎恢复情况,如椎间盘复位情况、内固定物位置等。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复查间隔时间和检查项目可能会有所差异,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