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错颌畸形
错颌畸形的成因主要分为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遗传因素方面,种族演化中颌骨发育退化与牙齿退化速度不协调易引发错颌畸形,个体遗传上错颌畸形有一定遗传倾向,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环境因素包含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中母体孕期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等情况会影响口腔发育;后天因素有口腔不良习惯、替牙期障碍、疾病因素和外伤等。特殊人群中,儿童家长要关注孩子口腔习惯和发育并及时干预,孕妇孕期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需重视孩子口腔保健并提前预防。
一、遗传因素
1.种族演化: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食物逐渐变得精细,咀嚼器官的功能逐渐减弱,导致颌骨的发育逐渐退化,但牙齿的退化速度相对较慢,这就使得牙量与骨量之间出现不协调,容易引发错颌畸形。例如,现代人的颌骨相对较小,而牙齿数量并没有相应减少,就可能出现牙齿排列拥挤的情况。
2.个体遗传:错颌畸形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的错颌畸形可能会遗传给子女。遗传方式较为复杂,可能是多基因遗传。比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龅牙的情况,子女出现龅牙的概率会相对较高。
二、环境因素
1.先天因素
母体因素:母亲在孕期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会对胎儿的口腔发育产生影响。如果母亲在孕期患有风疹、梅毒等疾病,或者接受过大剂量的射线照射、服用某些药物等,都可能影响胎儿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例如,孕期服用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胎儿牙齿的发育。
胎儿因素: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异常、羊水过少等情况,可能会对胎儿的面部造成压迫,影响颌骨和牙齿的发育。比如,胎位不正可能导致胎儿面部局部受压,引起下颌发育受限。
2.后天因素
口腔不良习惯:一些不良的口腔习惯是导致错颌畸形的常见原因。比如,吮指习惯,长期吮指会使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等;舌习惯,经常伸舌、舔牙等会导致牙齿开合、牙间隙增宽等;唇习惯,咬下唇可使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形成深覆盖;偏侧咀嚼习惯,长期用一侧咀嚼会导致该侧颌骨和咀嚼肌发育过度,对侧发育不足,造成面部不对称。
替牙期障碍:乳牙早失会导致邻牙向缺隙处倾斜,占据恒牙萌出的位置,使恒牙萌出异常;乳牙滞留,即乳牙到期不脱落,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导致恒牙错位萌出;恒牙早萌或迟萌也可能影响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
疾病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颌骨发育不良,引起错颌畸形;腺样体肥大可导致患儿呼吸不畅,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等。
外伤:颌面部受到外伤,如骨折等,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影响颌骨的生长发育和牙齿的排列,导致错颌畸形。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口腔习惯和牙齿发育情况,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错颌畸形。孕妇在孕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感染疾病和接触有害物质,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对于有家族错颌畸形遗传史的人群,更应重视孩子的口腔保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