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吧
掌骨骨折是手部常见骨折,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保守(手法复位外固定、外固定支具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运动员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掌骨骨折的定义
掌骨骨折是指手掌部的掌骨发生的骨折,多因直接暴力(如手部受到撞击、挤压等)或间接暴力(如摔倒时手部撑地)引起,是手部常见的骨折类型。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受伤部位出现明显疼痛,活动手指或按压骨折处时疼痛加剧。
2.肿胀:骨折部位周围组织受损,血管破裂出血等导致局部肿胀,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瘀斑。
3.畸形:骨折端移位明显时,可出现手部外观畸形,如掌骨缩短、成角等。
4.功能障碍:手指的正常活动受限,无法顺利进行抓握、伸展等动作。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了解骨折部位的压痛、异常活动等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掌骨骨折的常用方法,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掌骨骨折,尤其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细节。
四、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适用于骨折移位不明显或经过手法复位后位置良好的患者。通过手法将骨折端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然后用石膏、夹板等外固定装置固定手部,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外固定支具固定: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掌骨骨折,可采用外固定支具进行固定,其具有一定的舒适性和可调节性。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当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或骨折涉及关节面影响关节功能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端,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端固定,以恢复掌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五、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后早期,进行手指的屈伸等活动,避免关节僵硬,但要注意活动幅度和力度,避免影响骨折愈合。例如,可进行缓慢的、小范围的手指屈伸练习,每天多次进行。
2.中期康复:随着骨折的逐渐愈合,逐渐增加手指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可以进行一些抓握小物体的练习,如握弹力球等,以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手指的灵活性。
3.后期康复:当骨折完全愈合后,进行全面的手部功能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持筷等,以恢复手部的正常功能。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掌骨骨折后,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骨折部位的情况,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过度活动受伤部位,防止骨折移位或影响生长发育。家长要加强看护,确保儿童按照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掌骨骨折后骨折愈合相对较慢,且容易再次发生骨折。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活动,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如心血管等基础疾病对康复的影响。
3.运动员:运动员发生掌骨骨折后,康复的目标是尽快恢复手部的运动功能,以尽早重返赛场。康复训练要注重针对性,根据运动员的专项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训练,同时要加强手部力量和协调性的训练,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与运动康复师合作,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