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疼痛(颈部酸痛胀痛刺痛、上肢放射性痛)、感觉异常(麻木、过敏)、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症状,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中青年要改不良生活方式,老年要谨慎干预,女性特殊时期注意颈部,有既往病史者要及时就医遵嘱。
一、疼痛症状
颈部疼痛:患者常出现颈部的疼痛,多为酸痛、胀痛或刺痛等。这是因为颈椎病变刺激了颈部的神经组织,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炎症反应等,一般在劳累、长时间低头等情况下可加重。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更容易出现颈部疼痛。
上肢放射性疼痛: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之一。疼痛可从颈部向肩部、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电击样痛、灼痛、刺痛等。当颈部活动、咳嗽、打喷嚏等使腹压增加时,疼痛往往会加剧。比如患者颈部活动时,疼痛可能会沿着上肢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至手部。
二、感觉异常症状
麻木:患者上肢可出现麻木感,麻木部位与受压神经根分布区域一致。麻木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感觉手部或上肢轻微发木,重者可感觉整个上肢甚至手部麻木明显,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例如,受压神经根对应的皮肤区域会出现感觉减退或麻木,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对物体的感知和抓握能力。
过敏:部分患者受压神经根支配区域可能出现感觉过敏现象,即对正常的刺激感觉过于强烈,如对轻微的触摸也会感觉疼痛加剧等。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到刺激后,神经的敏感性发生了改变。
三、运动功能障碍症状
肌力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能出现肌力下降。表现为上肢握力减弱,拿东西时容易掉落,严重者甚至无法抬起上肢。例如患者可能原本能轻松拿起较重的物品,但患病后难以握住较轻的物体。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影响了肌肉的正常运动功能。
肌肉萎缩:长期的神经根受压,可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常见于手部小肌肉,如小鱼际肌、大鱼际肌等。肌肉萎缩可使手部外形发生改变,影响手部的功能和外观。比如患者手部肌肉萎缩后,手指的灵活性会受到明显影响,难以完成一些精细的动作。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中青年人群:中青年人群往往由于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低头使用电子设备、伏案工作等,容易患上神经根型颈椎病。他们在出现症状时,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进行颈部的活动和锻炼,如做颈部的伸展运动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以减少颈部的压力。
老年人群:老年人群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与颈椎的退变、骨质增生等因素有关。他们在出现症状时,除了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外,还应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颈部的检查。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在进行颈部相关的干预措施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因不当的治疗或活动加重病情。
女性人群: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生理期时,身体的敏感性可能会增加,颈部疼痛等症状可能会相对更明显。女性在这些特殊时期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和适当的休息,避免颈部过度劳累。
有既往颈椎病史人群:本身有既往颈椎病史的人群,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他们在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同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避免病情复发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