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内膜增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内分泌失调方面包括雌激素长期刺激(如青春期无排卵性月经或闭经、肥胖人群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的雌激素相关情况);其他疾病相关因素有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演变及外源性雌激素摄入(长期服雌激素类药物或含雌激素保健品);年龄上青春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风险不同,性别上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
一、内分泌失调相关因素
1.雌激素长期刺激:
无排卵性月经或闭经:在青春期女性中,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常出现无排卵性月经,此时卵巢只分泌雌激素,而无孕激素拮抗,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就容易发生增生。例如,有研究表明,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对于这类患者,因为雌激素持续作用,子宫内膜不断增生却无法正常脱落。
肥胖人群: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细胞可以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多余的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女性患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比正常体重女性高。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内分泌紊乱,表现为持续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使得卵巢分泌雌激素相对过多,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易发生增生。研究发现,约30%-5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有子宫内膜增生,且这类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相对增加。其发病机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促进卵巢分泌雄激素,加重内分泌紊乱有关。
二、其他疾病相关因素
1.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演变:
一些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干预,有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其发生与长期的雌激素刺激、基因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相关基因如PTEN基因、p53基因等的突变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向癌的演变过程。长期的雌激素持续作用使子宫内膜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分化,逐渐发展为不典型增生进而可能癌变。
2.外源性雌激素摄入:
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如一些绝经后女性为了缓解更年期症状长期单独服用雌激素,没有同时补充孕激素,会使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受雌激素刺激的状态,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有临床研究统计,长期单独使用雌激素超过5年的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雌激素的女性。
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部分女性为了美容等目的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也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这类保健品中的雌激素成分同样会无节制地刺激子宫内膜,破坏子宫内膜正常的增生-脱落规律。
三、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
1.年龄:
青春期: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出现无排卵性月经,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是子宫内膜增生的高发年龄段之一。这个时期的女性如果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因为子宫内膜增生可能会影响生育等后续问题。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内分泌失调,无排卵或稀发排卵,雌激素相对增多,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增加。绝经后女性如果长期服用雌激素相关药物或存在其他内分泌异常,也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增生。
2.性别:
子宫内膜增生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中,男性不存在子宫内膜,所以从性别角度看,只有女性会面临子宫内膜增生的问题。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的变化,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