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腹水是否会传染吗
肝腹水本身不具传染性,其形成与肝脏疾病相关。不同病因致肝腹水情况不同,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出现腹水时病毒具传染性但腹水不传染,非病毒性病因致肝硬化出现腹水则无传染性;与肝腹水相关疾病中乙肝、丙肝有传染性但腹水不传染;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在肝腹水相关情况中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避免接触相关传染源,孕妇乙肝患者要做好母婴阻断,丙肝孕妇防新生儿血液传播,老年人注意自身疾病管理与防护。
一、肝腹水本身不具有传染性
肝腹水是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临床表现,其形成主要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并非由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引起,所以肝腹水本身不会传染。例如,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是因为肝脏病变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腹水产生,这个过程不存在病原体的传播。
(一)不同病因导致肝腹水的情况分析
1.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硬化进而出现腹水
若患者是由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出现腹水,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但这是病毒本身具有传染性,而不是腹水具有传染性。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等;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当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进展到肝硬化出现腹水时,腹水本身不含具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来导致他人感染。
2.非病毒性病因导致肝硬化出现腹水
像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出现腹水,这些病因不具有传染性,所以由这些病因引起的肝腹水也不具有传染性。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酒精对肝脏的损害逐渐积累导致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脏导致病变,都不存在病原体传播使他人患肝腹水的情况。
二、与肝腹水相关疾病的传染性情况
(一)由具有传染性病因引起的相关疾病
1.乙肝
乙肝患者如果处于病毒复制活跃期,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对于乙肝患者出现肝腹水的情况,其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但腹水不传染。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接触,如一起吃饭、握手等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对于乙肝患者,需要进行抗病毒等治疗,同时家人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感染。
2.丙肝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等。丙肝患者出现肝腹水时,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但其腹水不传染。对于丙肝患者,要避免血液暴露等高危行为传播病毒,同时积极治疗丙肝相关疾病。
三、特殊人群在肝腹水相关情况中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一般不会自发出现肝腹水,若儿童因特殊疾病出现类似情况,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可能导致相关传染性病因的途径。比如,如果是由病毒性肝炎导致,要避免儿童接触乙肝、丙肝患者的血液等。同时,对于患有可能导致肝腹水基础疾病的儿童家属,要做好相关疾病的防护知识普及,防止儿童间接接触到相关传染源。
(二)孕妇
孕妇如果是乙肝患者出现肝腹水,要做好母婴阻断措施,在孕期进行乙肝病毒的监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对于丙肝孕妇出现肝腹水,要注意避免在分娩等过程中血液传播丙肝病毒给新生儿。
(三)老年人
老年人如果患有可能导致肝腹水的疾病,要更加注意自身疾病的管理以及周围环境的防护。比如,有乙肝的老年患者,要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防止乙肝病毒传播。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相关基础疾病时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