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是什么引起的
胎盘早剥的病因包括血管病变(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慢性高血压)、机械性因素(外伤、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宫腔内压力骤减(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分娩时)及其他因素(高龄孕妇、吸烟酗酒、子宫肌瘤),不同病因分别会通过相应机制导致胎盘早剥,需针对各病因采取防范措施。
一、血管病变
1.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这是胎盘早剥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患者中,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损伤,使得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破裂而出血,血液在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积聚,引发胎盘早剥。相关研究表明,约有25%-40%的胎盘早剥与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有关,该类患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尤其是孕周较小的情况时风险更高,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等相关基础疾病的孕妇,需密切监测血压等指标,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2.慢性高血压:孕妇本身患有慢性高血压时,血管壁弹性下降,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血管痉挛或硬化使得胎盘血液灌注不足,容易导致胎盘早剥。有研究显示,慢性高血压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较正常孕妇升高数倍,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慢性高血压孕妇风险更高,这类孕妇在孕期需要严格控制血压,定期产检,监测胎盘情况。
二、机械性因素
1.外伤:腹部受到直接撞击,比如孕妇遭受车祸、摔倒等情况,外力作用于腹部会使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尤其是孕晚期腹部受到较重外力冲击时,胎盘早剥的风险显著增加。例如,有报道称腹部外伤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外伤情况,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伤。
2.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脐带过短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下降时可能会牵拉脐带,导致胎盘被牵拉而剥离;脐带绕颈时,若绕颈过紧影响胎儿血供,也可能引起胎盘早剥相关的血液循环改变。有研究发现,脐带因素导致的胎盘早剥约占一定比例,对于存在脐带异常的孕妇,孕期要加强胎心监护等产检项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宫腔内压力骤减
1.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时,大量羊水快速流出,使宫腔内压力骤降,子宫体积突然缩小,从而引起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剥离。尤其是孕中期胎膜早破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孕妇一旦出现胎膜早破的情况,需立即就医,采取相应的保胎或分娩措施,以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
2.双胎妊娠分娩时:双胎妊娠第一胎娩出过快,使宫腔内压力急剧下降,子宫突然收缩,也容易导致胎盘早剥。在双胎妊娠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宫腔内压力的过度骤变,保障母婴安全。
四、其他因素
1.高龄孕妇: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尤其是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相对升高。这可能与高龄孕妇的血管弹性、子宫胎盘血液循环等生理状况发生改变有关。高龄孕妇在孕期要更加注重产检的频率和项目,加强对胎盘情况的监测。
2.吸烟、酗酒:孕妇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酗酒则可能干扰体内的激素平衡等,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有相关研究显示,吸烟和酗酒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概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不酗酒的孕妇,因此孕妇应尽量避免吸烟和酗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子宫肌瘤:尤其是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肌瘤,会影响胎盘的正常附着和血液循环,增大胎盘早剥的发生几率。对于合并有子宫肌瘤的孕妇,孕期需要密切关注肌瘤的变化以及胎盘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产检和处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