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性肌腱炎如何治疗
钙化性肌腱炎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物理治疗(体外冲击波、热敷、按摩、康复锻炼)和针刺抽吸;手术治疗有开放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效果差且钙化严重者,可直接清除钙化组织但创伤大)和关节镜手术(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优先保守治疗,手术需评估风险,术后注意锻炼强度;儿童青少年避免影响发育的治疗,康复锻炼需专业指导;孕妇首选物理治疗,避免用药;有基础疾病患者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一、保守治疗
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与疼痛,适用于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能有效缓解炎症,改善症状,通常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考虑使用。
2.物理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通过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于钙化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分解钙化沉积物,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热敷能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按摩可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软组织的血液循环,辅助缓解症状。康复锻炼有助于维持和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与肌肉力量,例如进行肩部的钟摆运动、伸展运动等,能防止肩部肌肉萎缩,提高肩关节稳定性。
3.针刺抽吸:用细针穿刺钙化灶,将其中的钙化物吸出,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刺激,缓解疼痛。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对组织损伤较小,部分患者经此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二、手术治疗
1.开放手术:对于保守治疗效果差且钙化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的患者,可考虑开放手术。手术能直接清除钙化组织,修复受损的肌腱和周围组织,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直视下彻底清除钙化灶,同时对损伤的肌腱进行修复,以恢复肩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关节镜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通过关节镜,医生可清晰观察关节内结构,精准定位并清除钙化灶。对于一些对术后恢复速度要求较高、难以耐受开放手术创伤的患者,关节镜手术是较好的选择。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优先考虑保守治疗。若需手术,要对手术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术后康复过程中,要注意康复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因过度锻炼导致损伤。因为老年人骨骼和肌肉的恢复能力较差,过度锻炼可能引发新的损伤,延缓康复进程。
2.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骨骼和肌肉仍在发育阶段,钙化性肌腱炎相对少见。若发生,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中,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相对安全,但力度要适中。康复锻炼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不当锻炼影响骨骼和关节的正常发育。
3.孕妇:孕妇用药需格外谨慎,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因此,孕妇患钙化性肌腱炎应首选物理治疗,如热敷、轻柔的按摩和适当的康复锻炼。避免使用药物治疗,若必须使用,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4.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钙化性肌腱炎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相对较慢,感染风险较高,在手术治疗前后需严格控制血糖。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某些药物时,可能与治疗钙化性肌腱炎的药物产生相互作用,需告知医生自身病史,以便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