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是怎么引起来的
泪囊炎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泪道阻塞(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与新生儿鼻泪管下端残膜未退化等有关,后天性与眼部炎症、外伤、年龄增长致泪道结构变化等有关)、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途径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全身性疾病影响(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等易患泪囊炎,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因自身免疫紊乱易并发泪囊炎)。
一、泪道阻塞
1.先天性因素
新生儿中较为常见,部分婴儿在出生时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导致鼻泪管不通畅。这种先天性的泪道阻塞使得泪液和细菌容易在泪囊内积聚,从而引发炎症。例如,有研究表明,约有2%-4%的新生儿会存在鼻泪管下端残膜未退化的情况,进而增加了新生儿泪囊炎的发生风险。
从性别角度看,男女新生儿都可能发生,但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先天性泪道阻塞发生率不同。
生活方式方面,新生儿出生后泪道系统的正常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是先天性泪道阻塞的内在基础。
2.后天性因素
眼部的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泪道阻塞。例如,沙眼、结膜炎等眼部炎症,炎症反应会引起泪道黏膜充血、肿胀,进而导致泪道狭窄或阻塞。据临床统计,约有10%-20%的沙眼患者可能会并发泪道阻塞相关的泪囊炎。
外伤也是常见原因之一,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时,可能会损伤泪道结构,导致泪道阻塞。比如眼部的顿挫伤,可能会使泪小管、泪总管等部位受损,引起泪道不通畅,从而引发泪囊炎。
年龄增长导致的泪道结构变化也可能引起阻塞。随着年龄的增加,泪道的黏膜会逐渐发生退变,管壁弹性下降等,容易出现泪道狭窄或阻塞,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二、细菌感染
1.常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泪囊炎较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泪囊,例如当泪道存在阻塞时,泪液积聚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其中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研究发现,在泪囊炎患者的泪囊分泌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
肺炎链球菌也是常见的致病菌。它可以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传播至眼部,当泪道存在异常时,容易在泪囊内定植并引发感染。
2.感染途径
外源性感染:不注意眼部卫生,用脏手揉眼等行为,使得外界的细菌有机会进入泪囊。例如,在公共场所用手接触眼部后,没有及时清洁手部,就可能将手上的细菌带入泪囊引发感染。
内源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中的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泪囊引起感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三、全身性疾病影响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泪囊炎就是其中之一。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患者泪道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使得泪道更容易发生阻塞和感染。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泪囊炎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约2-3倍。
对于糖尿病合并泪囊炎的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2.免疫系统疾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容易出现眼部的免疫性炎症反应,进而影响泪道的正常功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可能会累及泪道相关的组织,导致泪道阻塞和炎症发生。据统计,约有5%-1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并发泪囊炎。
这类患者在治疗泪囊炎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免疫系统疾病进行规范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对眼部的进一步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