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自己牙龈萎缩
要从观察牙龈外观、关注牙齿敏感情况、检查牙齿缝隙变化及借助专业口腔检查来综合判断牙龈萎缩相关状况,包括牙龈边缘位置、颜色质地改变,牙齿对冷热和机械刺激的反应,牙齿间缝隙增大情况,以及口腔医生用专业工具检查测量牙龈萎缩程度,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观察牙龈外观
1.牙龈边缘位置变化:正常情况下牙龈边缘贴合在牙颈部。当出现牙龈萎缩时,牙龈边缘会向牙根方向退缩,可见更多的牙根暴露。例如,健康人群的牙龈边缘位于釉牙骨质界附近,而牙龈萎缩者牙龈边缘位置低于此,牙根暴露部分增多。不同年龄人群牙龈萎缩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由于生理性退变等因素,牙龈萎缩相对更常见,牙根暴露情况可能更明显;青少年若有不良口腔习惯等也可能出现牙龈边缘位置异常。
2.牙龈颜色质地改变:健康牙龈呈粉红色,质地坚韧。牙龈萎缩时牙龈颜色可能变得暗红,质地也会变得脆弱、易出血等。比如牙周炎患者,在牙龈萎缩的同时,牙龈颜色暗红,刷牙或咬硬物时容易出血,这是因为牙周组织受到炎症破坏,牙龈组织状态改变。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有区别,长期吸烟人群牙龈颜色可能更暗,且更容易出现牙龈萎缩及相关颜色质地改变,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组织。
二、关注牙齿敏感情况
1.对冷热刺激的反应:牙龈萎缩后,牙根表面的牙本质暴露,牙本质中有牙本质小管,当受到冷热刺激时,刺激会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到牙髓,引起牙齿敏感症状。例如,吃冷的食物(如冰淇淋)或热的食物(如热汤)时,会出现短暂的酸痛感。不同年龄人群对冷热刺激的敏感程度可能不同,儿童牙龈萎缩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对冷热刺激的敏感可能更明显,因为儿童牙髓活力相对旺盛;老年人由于牙髓逐渐退变,对冷热刺激的敏感程度可能相对较缓,但牙根暴露后仍会有敏感表现。生活方式中经常进食过冷过热食物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因牙龈萎缩导致的冷热刺激敏感。
2.对机械刺激的反应:刷牙或使用牙线时,若牙龈萎缩,牙根暴露,会对刷牙、牙线等机械刺激产生疼痛不适。比如刷牙时用正常力度刷某颗牙齿,会感觉疼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牙周病变,更易出现牙龈萎缩及对机械刺激敏感的情况,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龈萎缩,进而对机械刺激更敏感,所以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口腔清洁时的力度和方法。
三、检查牙齿缝隙变化
1.牙齿间缝隙增大:牙龈萎缩会导致牙齿间的牙龈组织退缩,使得牙齿间的缝隙逐渐增大。例如原本牙齿排列紧密,随着牙龈萎缩,牙齿间开始出现明显缝隙。不同年龄人群缝隙增大的速度可能不同,年轻人若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牙龈萎缩进展快,牙齿间缝隙增大可能较明显;老年人牙龈萎缩多为缓慢进展,牙齿间缝隙增大相对缓慢但也会逐渐出现。生活方式中口腔卫生差、不按时刷牙漱口的人群,牙齿间缝隙增大的可能性更高,因为菌斑牙石容易堆积,刺激牙龈导致萎缩,进而使牙齿间缝隙增大。
四、借助专业口腔检查
1.口腔医生临床检查:口腔医生通过专业的口腔检查工具,如牙周探针等,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牙龈萎缩的程度。牙周探针可以探测牙龈沟的深度等指标来判断牙龈萎缩情况。例如,正常牙龈沟深度一般在1-3mm,当牙龈萎缩时,牙龈沟深度会增加。不同病史的人群检查时需特别注意,如有牙周炎病史的患者,牙龈萎缩情况往往更严重,医生检查时会重点关注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等情况来综合判断牙龈萎缩程度。孕妇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更容易出现牙龈萎缩相关问题,在口腔检查时医生需特别留意其牙龈状态及萎缩情况,以便给予针对性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