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和腱鞘炎是什么病
腱鞘囊肿和腱鞘炎两种病症。腱鞘囊肿是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病因不明,可能与慢性劳损、外伤等有关,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症状为皮下半球状隆起,部分有酸胀或疼痛,治疗有保守和手术两种方式;腱鞘炎是腱鞘因机械摩擦引发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主要由慢性劳损导致,中老年人和女性发病率较高,症状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治疗先保守,无效可封闭治疗,严重者手术;此外还对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给出了治疗提示。
一、腱鞘囊肿
1.定义: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其囊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囊壁为致密硬韧的纤维结缔组织。
2.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慢性劳损、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长期反复的关节活动,如打字员、乐器演奏者等职业人群,手部关节频繁活动,易增加患病风险;关节遭受急性损伤后,也可能引发腱鞘囊肿。
3.症状:主要表现为皮下浅表的半球状隆起,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不超过2cm,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基地固定,有弹性,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局部酸胀或疼痛,尤其在关节活动时症状可能加重。
4.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群,此阶段人群活动量较大,关节使用频繁。性别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可能与女性从事一些精细手工活动较多有关。生活方式中,长期保持单一姿势或过度使用关节的人群患病几率较高。有相关关节外伤史的患者,腱鞘囊肿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
5.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通过挤压使囊肿破裂,逐渐自行吸收,但治疗后可能复发。也可采用穿刺抽出囊液,然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手术治疗则是将囊肿完整切除,复发率相对较低,但手术有一定创伤。
二、腱鞘炎
1.定义:腱鞘炎是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当肌腱在腱鞘内频繁活动时,可引起腱鞘的损伤性炎症。
2.病因:主要由慢性劳损引起,如长期快速用力使用手指和腕部,像家庭妇女、打字员、管弦乐器演奏家等职业人群。也可由急性损伤、感染等因素导致。
3.症状:局部疼痛、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在活动时可出现弹响,严重时甚至出现关节卡顿现象。例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主要表现为腕关节桡侧疼痛,提物时乏力且疼痛加重;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常见于拇指、中指和环指,晨起时患指发僵、疼痛,活动后可缓解。
4.影响因素:年龄上,中老年人由于腱鞘组织退变,弹性和韧性降低,更容易发生腱鞘炎。性别方面,女性发病率较高,特别是经常做家务的女性。生活方式中,过度使用手指和腕关节,如长时间玩手机、电脑等,会增加腱鞘炎的发病风险。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病史的患者,腱鞘炎的发生率也会升高。
5.治疗:早期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制动,局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即在腱鞘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对于病情严重、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切开腱鞘减压。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若出现类似腱鞘囊肿或腱鞘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尽量避免使用有创治疗方法,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治疗方法和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药物。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手术耐受性相对较低,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需谨慎评估。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治疗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