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手腕骨折的症状及处理
老年人手腕骨折有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现场需制动并冷敷,然后及时就医,经影像学检查后进行复位、固定,之后逐步开展康复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营养、观察血液循环及控制基础疾病等。
一、老年人手腕骨折的症状
1.疼痛:受伤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且在活动手腕或按压时疼痛加剧,这是因为骨折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神经受到刺激等,老年人可能会因疼痛而表现出痛苦表情、不敢活动手腕等。由于老年人痛觉敏感度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仍能明显感知到剧烈疼痛。
2.肿胀:骨折部位周围会迅速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端出血、组织液渗出等原因引起。手腕部位的肿胀会使局部皮肤紧绷,外观上可见明显的肿胀隆起。
3.畸形:手腕骨折可能会导致手腕的正常形态发生改变,出现明显的畸形,如手腕向一侧歪斜、缩短或变长等异常外观,这是骨折断端移位所导致的。老年人由于骨质相对疏松,骨折后断端移位相对更容易出现畸形表现。
4.活动受限:受伤的手腕会失去正常的活动功能,无法正常屈伸、旋转等,因为骨折后手腕的骨骼结构被破坏,周围软组织也受到损伤,导致活动受到限制。
二、老年人手腕骨折的处理
1.现场初步处理
制动:立即让老年人停止活动受伤的手腕,使用木板、树枝等合适的硬物对手腕进行简单固定,固定范围应包括手腕上下的关节,如固定时从手指到前臂部分,起到限制手腕活动、减少进一步损伤的作用。这是因为制动可以避免骨折断端进一步移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如果条件允许,可用毛巾包裹冰块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一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2.及时就医
影像学检查:到达医院后,医生会首先安排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如骨折的部位、类型(是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还是粉碎性骨折等)以及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等。这对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复位治疗: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医生会进行复位操作。如果是稳定性骨折,可能会采用手法复位,通过适当的手法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如果是不稳定骨折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复位等方式。
固定:复位后会进行固定,固定方法包括外固定(如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等)和内固定(如使用钢板、螺钉等进行固定)。外固定适用于一些相对稳定的骨折情况,而内固定则用于一些复杂或不稳定的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骨折类型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例如,石膏固定相对简单,但需要定期复查观察肿胀等情况;内固定手术可以更好地固定骨折断端,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要评估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是否能耐受手术。
康复治疗:在骨折固定后,会逐步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的手指屈伸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后期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进行手腕的屈伸、旋转等功能锻炼,帮助恢复手腕的正常功能。康复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老年人要积极配合,同时由于老年人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更需要耐心和坚持。温馨提示:老年人手腕骨折后,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在康复过程中要加强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以促进骨折愈合,例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同时要密切观察受伤手腕的血液循环情况,如手指的颜色、温度、感觉等,如果出现手指苍白、冰凉、麻木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因为可能存在固定过紧等影响血液循环的情况。另外,老年人由于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以利于骨折的恢复和身体的整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