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弯腿技巧
骨折后不同康复阶段有相应弯腿技巧,早期需被动弯腿、等长收缩配合小范围主动弯腿;中期可用助力弯腿、坐位垂腿弯腿;后期可进行主动全范围弯腿、抗阻弯腿,各阶段技巧针对不同情况助力膝关节功能恢复。
一、早期康复阶段的弯腿技巧
1.被动弯腿
在胫骨平台骨折后的早期,通常需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被动弯腿。医生或治疗师会轻轻地辅助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弯曲动作,此时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避免引起疼痛和二次损伤。一般在骨折后1-2周左右开始,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弯曲角度。这是因为早期通过被动弯腿可以防止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维持膝关节的活动度。例如,研究表明,早期适当的被动关节活动能有效降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等长收缩练习配合小范围弯腿
患者可以先进行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绷紧腿部肌肉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重复多次。在等长收缩练习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小范围的主动弯腿,比如从0°开始,缓慢地将膝关节弯曲到10°-15°左右,然后再缓慢伸直。这种方法可以在骨折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逐步唤醒腿部肌肉的功能,同时为进一步的弯腿做准备。等长收缩练习有助于维持肌肉的力量,防止肌肉萎缩,而小范围的主动弯腿则可以促进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患者都适用,但要根据个体的骨折愈合情况和耐受程度调整活动范围。
二、中期康复阶段的弯腿技巧
1.助力弯腿
随着骨折愈合情况的改善,患者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进行助力弯腿,比如使用弹力带辅助膝关节弯曲。将弹力带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脚上,通过身体的运动来拉动弹力带,辅助膝关节缓慢弯曲到更大的角度。一般可以从30°左右开始,逐步增加到60°-90°等。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的患者,这种助力弯腿方式可以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因为弹力带的助力可以减轻肌肉的用力程度,更易于坚持康复训练。同时,要注意根据自身的病史和身体状况调整弹力带的阻力大小,以保证在舒适的范围内进行弯腿训练。
2.坐位垂腿弯腿
患者坐在床边,双腿自然下垂,利用重力作用辅助膝关节弯曲。开始时小腿会自然下垂,随着时间推移和康复进展,可以用手轻轻按压小腿,进一步增加弯曲角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但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等病史的患者,要注意按压的力度,避免因过度用力导致骨折部位再次受损。一般建议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左右,通过坐位垂腿弯腿可以有效地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康复。
三、后期康复阶段的弯腿技巧
1.主动全范围弯腿
当骨折基本愈合,患者可以进行主动的全范围弯腿训练。患者站立或仰卧位,尽量主动地将膝关节弯曲到最大程度,然后再缓慢伸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呼吸进行,弯曲时吸气,伸直时呼气。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患者,要在家长的密切监护下进行,因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防止过度用力导致意外。而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和平稳,避免因关节退变等因素影响训练效果。通过主动全范围弯腿训练,可以使膝关节的活动度接近正常水平,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2.抗阻弯腿
在主动全范围弯腿训练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进行抗阻弯腿训练。患者可以使用沙袋等重物绑在脚上,进行膝关节弯曲的抗阻练习。开始时选择较轻的沙袋,逐渐增加重量。例如,先绑1-2kg的沙袋,进行缓慢的弯腿抗阻训练,每次训练10-15次,每天2-3次。这种抗阻训练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有助于恢复膝关节在日常活动中的功能,同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病史调整抗阻的重量和训练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