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病人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由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致门静脉高压、低白蛋白血症使液体漏入腹腔形成。临床表现有少量腹水无症状、腹水增多致腹胀等及腹部视触诊体征;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腹水检查及超声等;治疗有限制钠水摄入、用利尿剂、腹水浓缩回输、手术等;预后与肝功能分级、年龄等有关,预防需积极治基础病、健康生活、定期体检
一、肝硬化腹水的定义与发病机制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门静脉高压使得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同时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导致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促使液体漏出到腹腔形成腹水。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少量腹水时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腹水增多,患者可出现腹胀、腹部膨隆,严重时可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患者可能因腹水导致腹部外观改变明显,影响生长发育相关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腹胀等症状可能掩盖其他潜在疾病表现。男性和女性在症状上无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可能因腹腔情况影响月经等内分泌相关表现(若存在影响)。有长期饮酒史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有肝硬化基础病因相关的既往表现,如长期饮酒者可能有酒精性肝病相关的既往病史。
2.体征
腹部视诊可见腹部膨隆,蛙状腹等;触诊可有移动性浊音阳性等。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贫血等情况,肝硬化腹水患者可能因脾功能亢进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等可能异常;血尿素氮、肌酐等可了解肾功能情况,因为腹水形成可能影响肾功能。
腹水检查:通过腹腔穿刺抽取腹水进行检查,包括腹水常规、生化、细胞学等。漏出液外观透明,比重低于1.018,蛋白含量低于25g/L,细胞数少于100×10?/L;渗出液多呈浑浊,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高于30g/L,细胞数较多,若为血性腹水需警惕恶性肿瘤等情况。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明确腹水的量,还能观察肝脏、门静脉等情况,如门静脉内径增宽等提示门静脉高压。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相对安全,可较好地评估腹腔内情况;老年患者超声检查也较为简便可行。
四、治疗原则
1.基础治疗
限制钠和水的摄入:钠摄入量限制在88-176mmol/d(相当于氯化钠2-4g/d),水摄入量限制在1000ml/d左右,如有低钠血症则水摄入量应限制在500-1000ml/d。不同年龄患者需根据其生长发育或身体状况调整摄入限制量,儿童患者要考虑营养需求等情况,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机能调整。
利尿剂应用:常用药物有螺内酯和呋塞米,螺内酯为保钾利尿剂,呋塞米为排钾利尿剂,两者联合应用可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风险。但要注意根据患者腹水情况调整剂量,儿童患者使用利尿剂需谨慎,密切监测电解质等情况,老年患者也需关注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
2.腹水浓缩回输
是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方法之一,通过特殊装置将腹水浓缩后回输,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腹水。但对于感染性腹水等情况不宜采用。
3.手术治疗
如腹腔-颈静脉引流术等,但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五、预后与预防
1.预后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预后与肝功能代偿程度、是否出现并发症等有关。Child-Pugh分级A级预后较好,C级预后较差。不同年龄患者预后有差异,儿童患者预后受原发疾病及治疗反应影响,老年患者预后相对更差些。
2.预防
积极治疗肝硬化基础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患者积极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严格戒酒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饮酒、接触肝毒性物质等。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肝硬化相关问题并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