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愈合是什么原因
骨折不愈合受全身、局部因素及特殊人群状况影响。全身因素中,年龄方面儿童青少年愈合能力强,老年人因器官衰退、骨变化及成骨细胞活性降低而愈合慢、风险高;健康状况上,糖尿病等慢性病及长期服免疫抑制剂会抑制愈合。局部因素里,复杂粉碎性及特殊部位骨折因血供破坏、接触不稳等不利愈合;严重软组织损伤破坏血供和修复环境;感染致骨质破坏、干扰愈合;不当治疗方法与固定不稳定也阻碍愈合。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应治基础病、选合适治疗与固定,康复注意营养;儿童宜保守治疗防损伤生长板,家长需关注复查;慢性病患者要控病情、防感染并遵医嘱调整方案。
一、全身因素
1.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骨折愈合能力通常较强,因为他们的骨骼代谢活跃,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旺盛。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骨骼中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骨髓脂肪含量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导致骨折愈合速度减慢,不愈合风险增加。
2.健康状况: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糖环境会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骨基质的合成与矿化,同时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会使骨折部位血供减少,影响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运输,从而增加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此外,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影响骨折部位的炎症反应和细胞修复过程,易发生骨折不愈合。
二、局部因素
1.骨折类型与部位:复杂的粉碎性骨折,由于骨折块多,骨膜损伤严重,破坏了局部血供,骨折端间的接触面积小且不稳定,不利于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不愈合风险较高。一些特殊部位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因其血供独特,主要依靠股骨头圆韧带血管、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以及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供血,骨折后很容易损伤这些血管,导致股骨头缺血,进而影响骨折愈合,发生不愈合的几率相对较大。
2.软组织损伤程度: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开放性骨折伴有广泛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损伤,会破坏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和组织修复环境。一方面,大量出血形成血肿,机化后可能阻碍骨折端的接触和愈合;另一方面,损伤的软组织无法提供足够的生长因子和营养物质来促进骨折愈合,增加了骨折不愈合的风险。
3.感染:骨折部位一旦发生感染,细菌及其毒素会刺激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导致骨质破坏、吸收,形成死骨和窦道。炎症还会干扰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细胞活动,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阻碍骨痂形成,最终导致骨折不愈合。
4.治疗方法与固定稳定性:不当的治疗方法会影响骨折愈合,如过度牵引会使骨折端分离,导致骨痂生长受阻;切开复位时,过多剥离骨膜会破坏骨折部位的血供。此外,固定不稳定也是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内固定物选择不当、固定强度不足或外固定不牢固,骨折端在愈合过程中会出现异常活动,干扰骨痂的生长和塑形,使骨折难以愈合。
三、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本身骨折愈合能力差,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因此在发生骨折后,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血糖、血压等,以改善全身状况,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固定方法,尽量减少对身体的创伤,降低骨折不愈合风险。在康复期间,要注意营养补充,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2.儿童: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速度相对较快,但骨骼的塑形能力也强。因此,在治疗儿童骨折时,应尽量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手法复位、石膏或支具固定等,以减少对骨骼生长板的损伤。若必须采用手术治疗,要选择对骨骼发育影响小的内固定材料和方法。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骨折恢复情况,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防止出现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3.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对于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骨折治疗期间,要严格控制病情,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保持血糖稳定。同时,要注意骨折部位的护理,防止感染。定期与医生沟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骨折愈合的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