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关节炎怎么引起的
创伤性关节炎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创伤因素如关节内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慢性损伤因素如过度使用、职业因素;年龄与性别因素如年龄增长致软骨退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增加风险;其他因素如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感染因素等。
创伤因素:
关节内骨折:当发生关节内骨折时,骨折端的移位可能破坏关节软骨的完整性和关节面的平整性。例如,膝关节的胫骨平台骨折,骨折块的移位会直接损伤关节软骨,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缺失等情况。由于关节软骨是关节正常活动时缓冲和润滑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后会使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增加,长期磨损可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据相关研究表明,关节内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骨折愈合后会逐渐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创伤性关节炎的表现。
关节脱位:关节脱位会导致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遭到破坏,使关节面的对合关系失常。比如肩关节脱位,脱位时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以及关节面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关节面的正常接触和滑动受到影响,进而引起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退变,随着时间推移容易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临床观察发现,关节脱位后未得到及时、正确复位的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明显升高。
软组织损伤: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等损伤,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例如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在行走或运动时关节的异常应力增加,导致关节软骨受力不均匀,加速软骨的磨损和退变,从而引发创伤性关节炎。长期的不稳定状态会使关节软骨持续受到不良应力作用,逐渐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
慢性损伤因素:
过度使用: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运动的人群,关节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以运动员为例,长期反复的跑跳运动,如篮球运动员的膝关节,反复的屈伸、扭转等动作会使关节软骨不断受到磨损。研究显示,长期过度使用关节的人群,关节软骨的磨损速度比正常人群快数倍,随着时间积累,软骨磨损严重,进而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例如网球运动员的肘关节,由于反复的挥拍动作,肘关节软骨容易受损,逐渐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
职业因素:某些特定职业人群由于工作性质,关节长期受到特定应力。比如矿工,长期在井下工作,膝关节长期处于负重、颠簸的状态,关节软骨不断受到磨损和冲击,增加了患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这类人群由于职业原因,关节长期处于不良的力学环境中,软骨损伤的概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等因素影响,更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症状。
年龄与性别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发生退变,这是人体衰老的正常生理过程。老年人的关节软骨厚度变薄、弹性下降,修复能力减弱。同时,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也会下降,关节的稳定性降低,使得关节在活动时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增加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例如老年人的膝关节,软骨退变明显,加上可能存在的既往关节损伤等因素,更容易患上创伤性关节炎。
性别:一般来说,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这使得女性在绝经后患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相对增加。比如女性绝经后的膝关节,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软骨代谢失衡,更容易出现软骨损伤和退变,进而引发创伤性关节炎。
其他因素:
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一些人存在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如髋臼发育不良,会使髋关节的关节面匹配不佳,导致关节软骨受力不均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这种异常的力学环境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随着年龄增长,更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研究发现,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人群,患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群。
感染因素:关节感染也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例如关节部位的细菌感染,细菌及其毒素会损伤关节软骨和周围组织,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感染控制后,关节可能会遗留创伤性关节炎的后遗症,如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有研究表明,关节感染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约占一定比例,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持续损伤关节组织,导致软骨破坏和关节退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