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粉碎性骨折怎么回事
髌骨粉碎性骨折是较严重的髌骨骨折类型,成因有直接和间接暴力;临床表现有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及较轻全身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用于移位不明显者,手术多需复位内固定;康复预后中康复训练重要,年轻患者康复相对顺利,老年较差,预后多数可恢复部分功能但可能留后遗症,严重者预后差。
一、定义与成因
髌骨粉碎性骨折是髌骨骨折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指髌骨受到较大外力作用后,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碎裂成三块及以上。其常见成因包括:
直接暴力:如膝关节前方直接受到撞击,像车祸中膝盖部位被硬物撞击、高处坠落时膝盖着地等,强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于髌骨,导致髌骨粉碎性骨折。
间接暴力: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股四头肌突然强烈收缩,会使髌骨受到牵拉而发生骨折。例如在剧烈运动中,运动员突然发力屈伸膝关节,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就可能引发髌骨粉碎性骨折,这种情况在热爱运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以年轻男性运动员居多。
二、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受伤膝关节局部出现明显肿胀,由于骨折后出血以及周围组织损伤,肿胀会比较迅速,数小时内即可看到明显肿胀;疼痛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无法正常屈伸膝关节;还可看到髌骨部位有畸形,外观上能发现髌骨形态异常,不再是正常的髌骨轮廓。
全身症状:如果骨折伤势较重,可能会伴有全身反应,如疼痛刺激引起的烦躁不安等,一般单纯髌骨粉碎性骨折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严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休克前期表现,不过这种情况较少见。
三、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膝关节的压痛部位、肿胀情况以及活动受限程度等,初步判断髌骨骨折的可能性。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髌骨骨折的常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骨折块的数量和移位情况等,能清晰看到髌骨碎裂成多块以及骨折块的位置关系。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髌骨粉碎性骨折,CT检查能够更精确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骨折块的三维结构等,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尤其对于判断骨折块是否累及关节面等情况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在年龄较大或有复杂骨折情况时更具优势。
四、治疗方式
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骨折块移位不明显、关节面相对平整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膝关节,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固定时间一般为6-8周左右,但在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血液循环以及骨折部位的对位情况等,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等。
手术治疗:多数髌骨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髌骨的完整性和关节面的平整性,常用的手术方式有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通过手术将碎裂的髌骨块复位后用内固定材料(如钢丝、钢针等)固定,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手术治疗适用于大多数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尤其是年轻、活动量较大的人群,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后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五、康复预后
康复训练: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康复训练都至关重要。在骨折固定后的早期阶段,可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即在不引起膝关节明显活动的情况下收缩股四头肌,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多次,以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在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后,可逐渐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训练,从被动屈伸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屈伸,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年轻患者由于自身修复能力较强,康复训练相对顺利,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康复时间可能会延长,且康复效果可能相对较差。
预后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治疗及时且康复训练得当,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膝关节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但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如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等;也可能出现膝关节僵硬等情况。如果骨折严重、治疗不及时或康复训练不当,预后可能较差,会明显影响膝关节的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