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否牙龈萎缩
要判断牙龈萎缩情况,可从观察牙龈外观(包括牙龈边缘位置、颜色质地变化)、关注牙齿敏感情况(对温度等刺激反应、刷牙时感觉)、检查牙齿缝隙变化(牙齿间缝隙增大)以及借助专业口腔检查(牙周探诊、X线检查)等方面进行,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在各方面表现可能存在差异,且不良生活方式等会影响牙龈萎缩的发生发展。
一、观察牙龈外观
1.牙龈边缘位置变化:正常情况下牙龈边缘贴合在牙颈部。当出现牙龈萎缩时,牙龈边缘会向牙根方向退缩,可见更多的牙根暴露。例如,健康人群牙龈边缘围绕牙面紧密贴合,而牙龈萎缩者牙龈边缘位置明显降低,牙根部分显现。不同年龄人群牙龈萎缩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由于牙龈组织自然退变等因素,更易出现牙龈边缘位置的改变;年轻人若有不良口腔习惯等也可能导致牙龈边缘位置异常。
2.牙龈颜色质地改变:健康牙龈呈粉红色,质地坚韧。牙龈萎缩时牙龈颜色可能变得暗红,质地也会变脆、松软,不再像健康时那样坚韧有弹性。比如,健康牙龈用探针轻触有一定的韧性,而萎缩的牙龈轻触就易出血且感觉松软。不同性别在牙龈萎缩时颜色质地改变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生活方式不同会有影响,如吸烟者牙龈往往更易出现颜色暗红、质地改变的情况,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组织。
二、关注牙齿敏感情况
1.对温度等刺激的反应:牙龈萎缩后,牙根暴露,牙根表面的牙骨质不如牙釉质耐受刺激。当受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会出现牙齿敏感症状,如短暂的酸痛感。不同年龄人群对刺激的敏感程度可能不同,儿童牙龈萎缩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对温度等刺激的反应可能更强烈,因为儿童牙髓神经相对更敏感;老年人由于牙齿磨损等因素,本身牙齿就可能有一定敏感,牙龈萎缩后这种敏感会加重。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频繁喝碳酸饮料的人群,牙龈萎缩后对酸甜刺激的敏感会更明显,因为碳酸饮料会腐蚀牙体组织和刺激牙龈。
2.刷牙时的感觉:刷牙时若使用硬毛牙刷或刷牙方法不当,牙龈萎缩者会感觉牙根部位有酸痛不适。比如,健康人刷牙时一般不会在牙根部位有明显酸痛,而牙龈萎缩者刷牙时会明显感觉到牙根处的异样酸痛。不同生活方式下刷牙习惯不同,如爱用硬毛牙刷的人群,牙龈萎缩后刷牙时的不适更易出现;有正畸治疗等特殊情况的人群,刷牙方式改变,也可能因牙龈萎缩出现刷牙时的敏感不适。
三、检查牙齿缝隙变化
1.牙齿间缝隙增大:牙龈萎缩会导致牙齿间的牙龈组织退缩,使得原本被牙龈填充的牙齿间隙显露出来,牙齿间缝隙逐渐增大。例如,原本牙齿排列紧密,牙龈健康时缝隙很小,而牙龈萎缩后缝隙明显变宽。不同年龄人群牙齿缝隙变化速度不同,老年人牙齿缝隙增大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牙龈自然萎缩导致,速度相对较慢;年轻人若有牙周炎等疾病导致的牙龈萎缩,牙齿缝隙增大速度可能较快。性别无明显差异,但有口腔卫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牙齿缝隙增大的情况更易发生,因为口腔卫生差会加速牙龈萎缩进程,进而使牙齿缝隙增大。
四、借助专业口腔检查
1.牙周探诊:专业医生使用牙周探针进行探诊,可测量牙龈沟深度等指标来判断牙龈萎缩情况。正常牙龈沟深度一般在2-3mm左右,当牙龈萎缩时,牙龈沟深度会超过3mm,且能探查到牙根面。不同年龄人群牙周探诊结果有差异,儿童牙周探诊主要关注其牙周组织的健康发育情况,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退变,探诊时更易发现牙龈沟深度异常等情况。性别无特殊差异,但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牙周探诊时可能更易出现异常,因为糖尿病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加速牙龈萎缩的发展。
2.X线检查:通过X线片可以观察牙槽骨的高度等情况,牙槽骨吸收是导致牙龈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X线片上能看到牙槽骨高度降低,从而反映出牙龈萎缩的程度。不同年龄人群牙槽骨吸收在X线片上的表现不同,年轻人若因外伤等导致牙龈萎缩,X线片上牙槽骨吸收情况可能相对局限;老年人牙槽骨吸收往往更广泛,与牙龈自然萎缩和长期的牙周组织退变有关。性别无明显差异,但有吸烟史的人群,X线片上牙槽骨吸收可能更明显,因为吸烟会影响牙槽骨的代谢和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