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疼痛症状(颈部疼痛可放射及上肢放射性疼痛)、上肢麻木(部位与放射性疼痛区一致、性质多样)、上肢肌力下降(表现及对生活影响)、反射异常(肱二头肌等反射异常及临床意义)、颈部活动受限(活动范围改变及原因)
一、疼痛症状
1.颈部疼痛:多为起始症状,患者常感颈部酸胀、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背部等部位,其发生与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炎症刺激相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因长期不良姿势(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外伤等不同因素诱发颈部疼痛,且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加重。
2.上肢放射性疼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典型表现,因神经根受压迫或刺激,疼痛沿神经根走行放射,如颈5神经根受压时疼痛可放射至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等,颈6神经根受压时疼痛放射至前臂外侧及拇指、示指等,不同神经根受压放射部位有差异,年龄较大者可能因颈椎退变基础更易出现神经根受压致上肢放射性疼痛,女性在孕期或更年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颈椎相关组织状态,也可能使疼痛表现更明显。
二、上肢麻木
1.麻木部位:与上肢放射性疼痛区域常一致,麻木可从手指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麻木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仅为轻微感觉异常,部分患者麻木感较明显,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后神经传导功能受影响,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不同年龄人群神经修复能力不同,年龄较小者相对修复能力较强,但如果压迫持续存在也会影响神经功能,女性在一些特殊生理时期神经敏感性可能有变化,进而影响麻木症状的感知和表现。
2.麻木性质:可为刺痛、胀痛、麻木感等,神经受压程度不同表现有所差异,轻度受压可能以麻木感为主,重度受压可能伴随刺痛等更明显不适,长期麻木可能影响上肢的精细运动功能,对于从事精细工作的人群(如打字员等)影响更为显著,会严重干扰其正常工作生活。
三、上肢肌力下降
1.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拿东西无力、握力减退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影响上肢的抬举等动作,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压导致其所支配的肌肉营养及神经传导受影响,肌肉力量逐渐减弱,年龄较大者肌肉本身功能可能有一定退化,加上神经根受压更易出现肌力下降明显的情况,女性如果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可能会加重肌力下降带来的活动受限问题,因为骨质疏松会影响骨骼及相关肌肉附着点的状态,进而影响肌肉功能。
2.对生活影响:会使患者日常生活自理困难,如穿衣、梳头、持物等动作难以完成,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对于需要依赖上肢进行劳动的人群(如体力劳动者等)则会直接影响其劳动能力,导致工作效率大幅降低。
四、反射异常
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受压神经根对应的反射可能出现异常,如肱二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肱三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等,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相关反射改变,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神经系统检查方面的典型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或退变情况不同,反射异常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女性在一些神经敏感性变化的时期可能使反射异常的检测结果有所不同。
2.临床意义:反射异常有助于医生判断神经根受压的部位及程度,为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比如通过反射异常情况能更精准地确定是哪条神经根受到影响,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反射情况与成人不同,医生在诊断时需特别注意儿童的生理特点来准确判断反射异常情况。
五、颈部活动受限
1.活动范围改变:患者颈部屈伸、旋转等活动可受限制,表现为转头困难、低头抬头受限等,这是因为颈椎病变导致颈部肌肉痉挛、神经根受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颈部活动受到限制,年龄较小的患者如果有颈部外伤等情况可能更容易出现颈部活动受限,女性在孕期由于身体姿势改变等因素也可能诱发颈部活动受限加重的情况。
2.原因分析:颈部肌肉为了减轻神经根受压刺激会处于紧张状态,长期紧张又进一步限制颈部活动,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颈部功能和日常生活,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本身颈部肌肉就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出现颈部活动受限,加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会使受限情况更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