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会传染吗
痤疮是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会传染。其发病与雄激素及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炎症反应有关。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如保持皮肤清洁、调整生活方式等;药物治疗,外用维A酸类、抗生素类,口服异维A酸、抗生素等;物理治疗,如光动力、激光治疗。特殊人群中,青少年应正确认识痤疮,规范用药,警惕异维A酸对骨骼发育影响;女性特殊时期激素变化影响痤疮,孕期等用药需谨慎;有基础疾病患者在治疗痤疮同时要控制基础疾病,并告知病史,避免药物冲突。
一、痤疮不会传染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及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并非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不具备传染性。即使与痤疮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毛巾、衣物等,也不会被传染上痤疮。
二、痤疮发病的相关因素
1.雄激素水平及皮脂腺分泌增加:青春期时,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加。过多的皮脂分泌会为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环境,进而引发痤疮。不同性别在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变化有所不同,男性雄激素分泌更为旺盛,这也是青春期男性痤疮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2.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导致管口变小、狭窄或堵塞,皮脂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形成粉刺,这是痤疮发病的早期病理过程。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加重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
3.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菌,皮脂的过度分泌为其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痤疮丙酸杆菌可以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炎症反应,形成丘疹、脓疱等痤疮皮损。
4.炎症反应:在痤疮丙酸杆菌等因素刺激下,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炎症反应。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炎症损伤,形成不同严重程度的痤疮。有家族痤疮病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可能使他们对这些炎症反应更为敏感,患痤疮风险更高。
三、痤疮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调整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肪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心理压力也可能加重痤疮,应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情舒畅。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如维A酸类药物,可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适用于轻度痤疮。抗生素类外用药物,如夫西地酸乳膏等,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常用于炎症性痤疮。
口服药物:中重度痤疮常需口服药物治疗。如异维A酸,可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改善毛囊口角化,但此药有明确的致畸作用,女性患者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及停药后一段时间内需严格避孕。抗生素如四环素类药物,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用于炎症较重的痤疮。
3.物理治疗:
光动力治疗: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皮肤,产生单线态氧,破坏皮脂腺和细胞、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改善毛囊口角化。
激光治疗:如强脉冲光、点阵激光等,可改善痤疮炎症后红斑、色素沉着及瘢痕。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痤疮较为常见。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痤疮,避免因外貌问题产生自卑等不良心理。在治疗方面,外用药物相对安全,但要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加大剂量或使用频率。对于口服异维A酸,需在医生密切监测下使用,因为青少年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此药可能对骨骼发育有一定影响。
2.女性:女性在经期、孕期、产后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诱发或加重痤疮。经期痤疮加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及外用药物治疗。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外用维A酸类药物、口服异维A酸及部分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畸或对婴儿的不良影响,应避免使用,可选择相对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本身内分泌紊乱,更易患痤疮且可能病情较重。在治疗痤疮的同时,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控制不佳会影响痤疮的治疗效果。治疗痤疮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基础疾病治疗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