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卵巢肿瘤有哪些分类
卵巢肿瘤分为上皮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和转移性四大类。上皮性包括浆液性、黏液性和子宫内膜样肿瘤,不同类型特点各异,发病与遗传、激素等因素有关;生殖细胞肿瘤有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和卵黄囊瘤,发病多与生殖细胞异常分化相关;性索间质肿瘤包含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和纤维瘤,部分可分泌雌激素;转移性肿瘤常见原发部位有胃肠道、乳腺等,库肯勃瘤预后差。此外,针对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以及有家族遗传史等特殊人群,分别给出了卵巢肿瘤的排查、监测及预防等温馨提示。
一、上皮性卵巢肿瘤
1.浆液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壁薄,囊内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预后相对较好。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双侧多见,体积较大,囊壁有乳头生长,预后较差。该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有家族遗传史的女性发病风险较高。
2.黏液性肿瘤:也较为常见,同样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之分。良性黏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体积较大或巨大,囊内充满胶冻样黏液。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较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稍差。黏液性囊腺癌单侧多见,预后较浆液性囊腺癌好。黏液性肿瘤在肥胖、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中发病率可能会增加。
3.子宫内膜样肿瘤:良性较少见,恶性为子宫内膜样癌,多为单侧,中等大小,囊壁可有乳头,镜下与子宫内膜癌相似。该肿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密切,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发病风险增加。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
二、生殖细胞肿瘤
1.畸胎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由多胚层组织构成。成熟畸胎瘤属良性,又称皮样囊肿,多为单侧,中等大小,表面光滑,质韧,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或骨质。未成熟畸胎瘤为恶性,多见于年轻患者,复发及转移率高,但复发后再次手术可见到未成熟肿瘤组织向成熟转化的现象。青春期女性发病相对较多,可能与生殖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
2.无性细胞瘤:为中等恶性的实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女性,单侧居多,右侧多于左侧。对放疗敏感,预后较好。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年轻女性需特别关注。
3.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易早期转移。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妇女,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是其重要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指标。该肿瘤发病可能与生殖细胞发育异常有关。
三、性索间质肿瘤
1.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可分泌雌激素,青春期前患者可出现性早熟,生育年龄患者可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后患者可出现阴道流血。肿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有内分泌失调病史的女性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2.卵泡膜细胞瘤:多为良性,常与颗粒细胞瘤同时存在,也可分泌雌激素。单侧多见,质硬。绝经后女性若出现阴道流血等雌激素相关症状,需警惕卵泡膜细胞瘤的可能。
3.纤维瘤:是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单侧居多,质地坚硬。少数患者可伴有胸水或腹水,称为梅格斯综合征,手术切除肿瘤后,胸水、腹水可自行消失。
四、转移性肿瘤
体内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卵巢,常见的原发部位有胃肠道、乳腺及生殖道等。库肯勃瘤是一种特殊的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双侧卵巢受累多见,预后较差。有胃肠道或乳腺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早期发现卵巢转移瘤。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青春期女性:若出现腹部肿块、腹痛、月经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卵巢肿瘤。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育龄期女性:备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包括卵巢超声检查。若发现卵巢肿瘤,需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等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先进行手术治疗。孕期要密切监测卵巢肿瘤的变化,以防出现肿瘤扭转、破裂等并发症。
3.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若出现阴道流血、腹胀、腹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卵巢肿瘤的可能,尤其是上皮性卵巢癌。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非常重要。
4.有家族遗传史的女性:建议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了解自身的发病风险。定期进行卵巢肿瘤的筛查,包括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预防性手术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