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骨骨折是怎么回事
颧骨是面中部重要骨骼,骨折因外力致,分颧骨体和颧弓骨折等类型,有面部畸形、张口受限、眼部症状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康复需相应措施,多数预后好,不及时恰当治疗有不良预后,不同年龄患者情况略有差异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颧骨是面中部的重要骨骼结构,参与构成眼眶的外侧壁、眶下壁、颞窝的前壁以及上颌骨的眶突等。颧骨骨折是指颧骨部位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骨折情况,外力来源通常包括交通事故、面部撞击、坠落等。
二、常见类型
1.颧骨体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骨折线常累及眶下缘、眶外侧壁等部位,可导致颧骨体向内侧移位等情况。
2.颧弓骨折:较为常见,多因侧面的撞击力所致,骨折主要发生在颧弓部位,表现为颧弓的塌陷等改变。
三、临床表现
1.面部畸形:骨折部位常出现肿胀、淤血,由于骨折断端的移位,可导致面部不对称,出现颧骨部位的塌陷或突出等畸形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可能因面部软组织厚度等差异,畸形表现略有不同,但本质都是骨折导致的面部结构改变。例如儿童面部软组织相对较厚,可能畸形表现相对不那么明显,但仍可通过影像学等检查发现骨折情况;女性可能因外观关注度较高,对畸形更为敏感。
2.张口受限:骨折断端可能刺激周围的肌肉或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从而导致张口困难,影响患者的咀嚼和言语功能。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需要大张口的职业(如歌手等),张口受限对其生活方式影响更为显著。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颞下颌关节疾病,颧骨骨折后张口受限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
3.眼部症状:若骨折累及眶壁,可能会出现复视(看东西重影)、眼球运动障碍等眼部表现,这是因为骨折影响了眼外肌的正常位置和功能,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眼部调节等功能的退化,颧骨骨折后眼部症状可能更易被察觉或对生活影响更大。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面部,可感知颧骨部位的异常隆起、塌陷等情况,检查张口度等,不同性别患者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注意检查的细致程度,儿童则需更加轻柔地进行检查以避免造成额外损伤。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了解颧骨骨折的大致情况,能发现骨折线等,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情况可能显示不够清晰,不同年龄患者拍摄X线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儿童应尽量采取防护措施减少辐射影响。
CT检查:是诊断颧骨骨折的重要手段,能够清晰地显示颧骨骨折的部位、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通过三维CT重建还可以更直观地呈现颧骨的立体结构,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五、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对于一些无明显移位或移位较轻的颧骨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局部制动、止痛等对症处理。不同年龄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重点不同,儿童需要家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患者遵循治疗方案;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因为保守治疗期间患者活动相对减少,可能会影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的状况。
2.手术治疗:当骨折移位明显,影响面部外观、张口功能或眼部功能等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颧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手术时机一般在受伤后1-2周内,此时局部肿胀有所消退但骨折断端尚未明显愈合,便于手术操作。不同性别患者手术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等不同,女性可能更关注术后面部外观的恢复情况,医生在术前需充分沟通手术相关情况;儿童手术则需要特别注重麻醉的安全性以及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以确保儿童能够顺利恢复。
六、康复与预后
1.康复: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措施。包括张口功能训练、面部肌肉的按摩等。康复训练的时间和强度需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调整。年龄较小的儿童康复训练需要家长辅助进行,并且要注意训练的适度,避免过度训练对儿童造成损伤;老年患者康复训练要考虑其身体机能状况,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
2.预后:大多数颧骨骨折患者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后预后较好,能够恢复正常的面部外观和功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骨折情况复杂,可能会出现面部畸形复发、张口受限持续存在、眼部并发症等不良预后情况。不同年龄患者预后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关注长期的面部发育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恢复相对较慢,且存在基础疾病影响预后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