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慢性的颈腰肌筋膜炎
颈腰肌筋膜炎是颈腰部肌肉、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突然外伤、过度劳累、受寒诱发,慢性常因急性治疗不彻底、长期不良姿势、反复劳损导致。急性表现为颈部或腰部突发剧痛、肌肉紧张、活动受限;慢性为隐痛、酸痛或胀痛,时轻时重,可伴肌肉僵硬、萎缩。诊断依靠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热敷、按摩、理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外用药物)和康复治疗(康复锻炼)。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恢复慢,治疗选温和方法,注意保暖补钙;孕妇避免用药,用物理方法缓解,注意休息和减轻腰部压力;儿童多因不良姿势或过度运动患病,优先非药物治疗,纠正姿势。
一、定义
颈腰肌筋膜炎是发生于颈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的一种无菌性炎症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颈腰肌筋膜炎起病较急,多由突然的外伤、过度劳累、受寒等因素诱发;慢性颈腰肌筋膜炎常由急性筋膜炎治疗不彻底、长期不良姿势、反复劳损等原因导致,病情相对缠绵,容易反复发作。
二、病因
1.急性颈腰肌筋膜炎:多因突然遭受外力损伤,如颈部或腰部的扭伤、拉伤,使肌肉、筋膜组织受到急性创伤,引发炎症反应;过度劳累也是常见原因,短时间内进行大量高强度的颈部或腰部活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炎症;此外,受寒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肌肉痉挛,诱发急性炎症。
2.慢性颈腰肌筋膜炎: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等,会使颈部和腰部的肌肉、筋膜处于持续牵拉状态,逐渐产生慢性损伤;反复劳损,如一些需要长期重复颈部或腰部特定动作的职业人群,肌肉、筋膜反复受到刺激,容易引发慢性炎症;急性筋膜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炎症迁延不愈,也可转为慢性。
三、临床表现
1.急性颈腰肌筋膜炎:患者颈部或腰部突然出现疼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可为刺痛、胀痛或酸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颈部或腰部做屈伸、旋转等动作时;肌肉紧张,可摸到局部肌肉僵硬,有压痛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受限,如颈部活动不灵活、腰部不敢用力等。
2.慢性颈腰肌筋膜炎:疼痛一般为隐痛、酸痛或胀痛,时轻时重,劳累、受寒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症状加重,休息或适当活动后可缓解;疼痛部位可能较广泛,有时可伴有肌肉僵硬、发紧的感觉;病程较长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腰部或颈部的力量减弱。
四、诊断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进行诊断。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有急性损伤、过度劳累、受寒等情况,以及疼痛的特点、持续时间等;体格检查时,可发现颈部或腰部肌肉有压痛,肌肉紧张度增加;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等,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一般筋膜炎在这些检查中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可帮助鉴别诊断。
五、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是关键,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让颈部和腰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可进行适当的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按摩、理疗等也有助于改善症状,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
2.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和疼痛;肌肉松弛剂可缓解肌肉紧张;部分患者还可使用外用药物,如膏药、擦剂等,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
3.康复治疗:病情缓解后,可进行康复锻炼,如颈部的米字操、腰部的小飞燕、五点支撑等,增强颈部和腰部肌肉的力量,提高稳定性,预防复发。
六、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肉、骨骼等组织修复能力较弱,患颈腰肌筋膜炎后恢复较慢。治疗时应选择温和的治疗方法,避免过度按摩或剧烈运动导致损伤加重。同时,要注意保暖,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增强骨骼健康。
2.孕妇:孕妇由于身体负担加重,腰部压力增大,容易诱发腰筋膜炎。治疗时应避免使用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可采用热敷、轻柔的按摩等物理方法缓解症状,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可使用孕妇专用的腰枕减轻腰部压力。
3.儿童:儿童患颈腰肌筋膜炎相对较少,多与不良姿势或过度运动有关。治疗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纠正不良姿势、适当休息、热敷等。避免使用成人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免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日常活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