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有哪些治疗方法
牙齿松动的治疗方法包括牙周治疗、牙齿固定、牙髓治疗相关以及拔除情况。牙周治疗有基础治疗(含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和手术治疗(牙周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牙齿固定分暂时性固定(外伤致松时用树脂等固定)和永久性固定(牙周炎控制后用金属丝结扎等固定);根尖周病变致松需牙髓治疗;牙齿严重松动无法保留则需拔除,拔除后可选合适修复方式。
一、牙周治疗
1.基础治疗:
对于由牙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首先要进行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如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牙线等,通过清除牙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控制牙周炎症。研究表明,规范的基础治疗可以使约80%的轻-中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牙齿松动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该治疗适用于大多数因牙周疾病导致牙齿松动的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患者均可进行,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的患者,需要在控制基础病的情况下进行,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
龈上洁治术:利用超声波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龈上的牙石、菌斑及色素等,是基础治疗中的重要步骤,能有效减轻牙龈炎症,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龈下刮治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深入到牙龈下方清除深部的刺激物,对控制牙周炎症、减缓牙齿松动进展有重要作用。
2.手术治疗:
牙周翻瓣术:当牙周炎导致较深的牙周袋,基础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牙周翻瓣术。通过翻开牙龈组织瓣,直接暴露病变区域,进行彻底的清创、修整牙槽骨外形等操作,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该手术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对于一些牙齿松动较明显且有较深牙周袋的患者可能有效。一般适用于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深度大于5mm且探诊出血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的耐受情况不同,年轻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但都需要在术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口腔护理和复查。
引导组织再生术:利用生物膜等屏障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向根面生长,形成新的牙周组织,包括新的牙周膜、牙槽骨等,从而使牙齿松动得到改善。这种手术适用于有牙周组织缺损的牙齿松动患者,对于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需要评估手术风险后谨慎选择。
二、牙齿固定
1.暂时性固定:
当牙齿因外伤等原因出现松动时,可先进行暂时性固定。例如使用树脂材料或牙周夹板等对松动牙齿与相邻健康牙齿进行固定,起到暂时限制松动牙齿活动、为牙周组织修复创造条件的作用。对于因外伤导致牙齿松动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尽快进行暂时性固定,以避免松动进一步加重。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牙齿造成过大的额外压力,影响牙髓等组织的健康。
2.永久性固定:
当牙周组织炎症得到控制,牙齿松动情况相对稳定后,可考虑进行永久性固定。如采用金属丝结扎、树脂粘结等方法将松动牙齿与邻牙固定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分散咬合力,减轻松动牙齿的负担,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和牙齿稳固。对于一些因长期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较严重但尚未达到拔除程度的患者适用,不同性别患者在固定过程中无明显差异,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口腔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有口腔干燥症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注意口腔保湿等相关问题。
三、牙髓治疗相关
1.根尖周病变引起的牙齿松动:
如果牙齿松动是由根尖周病变导致,需要进行牙髓治疗。首先要确定患牙的牙髓状态,对于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牙,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消除根尖周炎症。根管治疗后,炎症得到控制,牙齿松动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例如,对于因牙髓炎引起根尖周病变导致的牙齿松动,根管治疗可以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充填根管,阻止感染进一步向周围组织扩散,促进根尖周组织的修复,从而使牙齿松动缓解。不同年龄患者的根管治疗操作略有不同,儿童患者的牙髓腔较大,根管较粗,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恒牙胚等结构,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
四、拔除情况
1.无法保留的牙齿:
当牙齿松动严重,经各种治疗无法保留时,如严重的牙周炎导致牙齿Ⅲ度松动,牙槽骨吸收已达根尖2/3以上等情况,可能需要拔除牙齿。拔除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如种植牙、活动义齿或固定桥修复等。对于需要拔除牙齿的患者,要充分评估其全身健康状况,如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糖尿病等情况,需要在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拔牙,并且拔牙后要注意创口的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