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粘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胎盘粘连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子宫手术史(多次人工流产术、剖宫产史)、子宫内膜损伤(宫腔感染、宫腔操作史非人工流产相关)、胎盘自身因素(胎盘发育异常、滋养层细胞侵袭异常)、其他因素(年龄因素、生殖内分泌因素、生活方式因素),这些因素分别从不同方面影响胎盘与子宫壁的附着,增加胎盘粘连风险。如多次人工流产术使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致胎盘粘连风险增加;剖宫产史因子宫肌层瘢痕使胎盘绒毛易侵入引发粘连;宫腔感染破坏子宫内膜结构功能易致胎盘粘连;胎盘发育异常或滋养层细胞侵袭异常可致胎盘与子宫壁附着异常;年龄增长、生殖内分泌激素失衡、不良生活方式等也会增加胎盘粘连几率。
一、子宫手术史相关因素
1.多次人工流产术:多次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具有一定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但多次人工流产时,手术器械可能会过度搔刮宫腔,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基底层是子宫内膜再生的重要结构,基底层受损后,子宫内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当再次妊娠时,胎盘为了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会试图深入子宫肌层,从而增加胎盘粘连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既往有2次及以上人工流产史的女性,胎盘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人工流产史的女性。
2.剖宫产史:剖宫产手术会在子宫肌层留下瘢痕。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子宫瘢痕处的子宫内膜修复可能会出现异常。当再次妊娠时,胎盘着床在子宫瘢痕附近,由于瘢痕处子宫肌层的弹性和收缩性较差,胎盘绒毛容易侵入子宫肌层,引发胎盘粘连。一般来说,剖宫产次数越多,胎盘粘连的可能性越大,有过1次剖宫产史的女性,胎盘粘连发生率较无剖宫产史者有所升高,而多次剖宫产(如2次及以上)的女性,胎盘粘连发生率会显著增加。
二、子宫内膜损伤相关因素
1.宫腔感染:各种原因引起的宫腔感染,如产褥期感染、子宫内膜炎等,会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后,会导致子宫内膜出现炎症反应,影响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在炎症环境下,胎盘绒毛与受损的子宫内膜接触时,更容易发生异常的植入,从而引发胎盘粘连。例如,产褥期发生子宫内膜炎的产妇,其胎盘粘连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无宫腔感染的产妇。
2.宫腔操作史(非人工流产相关):除了人工流产外,其他宫腔操作,如诊断性刮宫、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诊断性刮宫时,刮匙会刮取子宫内膜组织,可能造成内膜基底层的损伤;子宫肌瘤剔除术时,手术过程中对子宫肌层和内膜的操作也会引起子宫内膜的损伤,进而增加胎盘粘连的发生风险。
三、胎盘自身因素
1.胎盘发育异常:胎盘本身的发育异常也可能与胎盘粘连的发生有关。例如,胎盘绒毛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或者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的机制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胎盘与子宫壁的附着异常,增加胎盘粘连的可能性。一些研究发现,胎盘形态不规则、绒毛分布不均匀等胎盘发育异常的情况,与胎盘粘连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
2.滋养层细胞侵袭异常:正常妊娠时,滋养层细胞会适度侵袭子宫肌层,以建立正常的胎盘循环。但如果滋养层细胞侵袭过度或侵袭不足,都可能导致胎盘粘连。侵袭过度时,绒毛可能过度深入子宫肌层;侵袭不足时,胎盘绒毛与子宫蜕膜的附着不够牢固但又存在异常的部分附着,从而引发胎盘粘连。目前认为,滋养层细胞侵袭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等因素可能参与了胎盘粘连的发生过程。
四、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生殖系统功能会发生一定变化。年龄较大的女性(如35岁及以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和修复能力可能下降,子宫肌层的弹性也有所降低,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胎盘粘连的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35岁以上的产妇胎盘粘连发生率高于35岁以下的产妇。
2.生殖内分泌因素:体内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异常也可能与胎盘粘连有关。例如,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的失衡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胎盘的植入过程。雌激素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增殖,孕激素有助于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状态,如果这些激素的分泌或作用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胎盘与子宫壁的附着异常,增加胎盘粘连的发生几率。
3.生活方式因素: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对胎盘粘连的发生产生影响。例如,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和子宫内膜的微环境,进而干扰胎盘的正常植入过程。长期吸烟的女性,其体内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子宫的血液供应,不利于胎盘的正常发育和附着,从而增加胎盘粘连的风险。



